农村基层防疫如何“补短板”?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这样回应
发布时间:2022-02-09作者:佚名 来源: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
春节临近,随着外出人员集中返乡,农村地区人员流动加剧,而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和防护条件相对比较薄弱。农村基层防疫如何“补短板”?如何保障广大农村群众过一个平安放心年?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专家对焦点问题进行回应。
落实“四早”要求,发挥防疫“哨点”作用
近日,多地陆续出台春节期间返乡人员疫情防控政策。如何降低人员流动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副司长毛德智认为,必须坚持科学精准的原则。
毛德智表示,把强化人员安全有序流动的要求落实好,特别要加强对重点返乡人员的排查,引导相关返乡人员回乡以后做好日常监测。
“提高基层特别是农村地区疫情处置能力,关键仍然是要落实‘四早’。”国家卫健委基层司监察专员傅卫表示,各地要切实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哨点”作用,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规范发热患者接诊的处置流程。
此外,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务人员要在诊疗活动中详细询问和登记流行病学史,对发现的可疑情况尽快报告。
充实疫苗接种队伍,提高疫苗接种率
大规模接种疫苗,被科学界公认为是阻断新冠病毒传播、降低新冠病毒变异速度、最终结束疫情大流行的最有效和最经济手段。
傅卫介绍,为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各地充分挖掘潜力,充实疫苗接种队伍,加强疫苗接种规范的培训,确保培训合格以后再上岗。充分发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优势,加强县医院对乡镇卫生院技术、人力方面的指导和支持。
记者了解到,国家卫健委要求各地指导乡镇卫生院规范设置接种流程,改善接种环境,落实疫情防控要求,推进分时段预约接种,减少人群聚集。
傅卫表示,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有些地方也专门安排车辆接送,或组织专门的接种队、流动接种车开展接种服务,充分满足群众疫苗接种需求。
树牢安全防护意识,避免大规模聚集
春节期间,走亲访友、办喜事、办酒席,是很多地方的习俗。毛德智提示,无论是返乡人员还是在乡人员,都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毛德智提醒,春节期间尽量减少外出串门、拜访、聚餐,特别是重点返乡人员,要自觉遵守相关规定。确需外出的,一定要科学佩戴口罩并按时更换,勤洗手,少接触,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有发热或异常情况第一时间报告、就诊。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此前印发的《2022年元旦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提出,提倡家庭聚餐聚会等不超过10人,自行举办5桌以上宴会等聚餐活动的个人,须向属地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报备,落实属地疫情防控规定。
“要因地制宜移风易俗,不要搞大操大办。”毛德智提醒,家庭聚会、酒席要严格按照当地疫情防控要求进行,尽量压缩人员规模,避免大规模聚集。
原文链接:http://wjw.shanxi.gov.cn/sguzgebl02/32682.hrh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1-07“复粒稻遗传奥秘破译”入...
- 2025-01-07省药监局组织召开药品监管...
- 2025-01-06省药监局核查中心召开党员...
- 2025-01-03国家医疗保障局举行宪法宣...
- 2025-01-02国家药监局召开年轻干部教...
- 2024-12-31市卫生健康委召开2024...
- 2024-12-30植物奶食用与营养品质评价...
- 2024-12-302024李时珍中医药大会...
- 2024-12-25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