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供给稳定 专家:新消费需求将进一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0-04-08作者: 来源:
央广网北京4月6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新冠肺炎疫情给社会生活及各行各业带来了全新挑战。受国际疫情影响,一些国家陆续发布了粮食出口禁令,加上今年沙漠蝗虫灾害在一些国家暴发,造成国际粮价上涨。疫情将如何影响农业生产,也成为各方高度关注的话题之一。目前我国粮食安全总体形势如何?疫情过后,中国农业及农产品发展可能会出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疫情之下,今年粮食安全形势关系到每个人的吃饭问题。4日,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粮食产量连年丰收,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谷物年度进口数量不大,仅占我国谷物消费量的2%左右,国际粮价上涨更多是疫情造成恐慌性消费的结果,对国内粮价的影响有限。 魏百刚说:我国粮食是产量丰、库存足,即使在前一阶段国内疫情比较严重的时候,市场上的粮食以及各类副食品都是货足价稳,老百姓家里都是米面无忧,现在更没有必要去抢购囤积。 农业农村部表示,目前夏粮长势较好,春播进展总体顺利,粮食生产有了一个好的开局。但米袋子菜篮子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永恒课题,尤其要对粮食问题居安思危。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认为,疫情过后,我国将继续强化粮食安全意识,由疫情催生的新消费需求将会创新农产品生产流通的模式,进一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 近年来,我国养殖业发展不断推进。郑风田认为,疫情过后,随之而来的是现代化、规模化养殖的逐渐壮大与养殖业标准的不断提升。 郑风田还表示,为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农产品经过产销对接、电商平台销售后,未来传统销售渠道比例将减少。而线上渠道的多元化选择,也会促进种植业从重数量到重质量,精准化、精细化、高质量发展。 如果通过网上销售,那么优质的、标准化的农产品会很容易得到消费者的青睐。要走质,我们国家提出高质量发展,种植业也要遵循这个规律,不能盲目地追求产量,要去追求特色化、品牌化、高质量化。当然,这背后可能就需要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和合作社,通过这些新型经营主体来满足发展需求。郑风田说。
最新信息
- 2025-01-07“复粒稻遗传奥秘破译”入...
- 2025-01-07省药监局组织召开药品监管...
- 2025-01-06省药监局核查中心召开党员...
- 2025-01-03国家医疗保障局举行宪法宣...
- 2025-01-02国家药监局召开年轻干部教...
- 2024-12-31市卫生健康委召开2024...
- 2024-12-30植物奶食用与营养品质评价...
- 2024-12-302024李时珍中医药大会...
- 2024-12-25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