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健康食品在线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消费监督 > 《安徽省直升机医学救援工作方案(试行)》解读材料

《安徽省直升机医学救援工作方案(试行)》解读材料

发布时间:2022-06-02作者:佚名 来源: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进一步落实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和《安徽省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要求,切实推进我省直升机医学救援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要求,省卫生健康委在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和广泛征求相关部门、有关单位以及各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拟制了《安徽省直升机医学救援工作方案(试行)》,并经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对其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背景依据

   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及《安徽省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要求,逐步开展航空医疗转运与救治的专业队伍和装备设施建设,积极探索建设省、市航空医疗救援力量。

   2017年,我省对突发事件航空医学救援进行了有益尝试和探索,积极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地级市为基本功能单元的直升机医学救援模式。截止目前,我省在合肥、蚌埠2市建有两个空中医疗救援基地,已有27个120急救中心和45家医院与通航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成功实施医学救援及转运危重病人15人次,在2017年滁新高速较大交通事故紧急医学救援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17年12月18日,我省成功开展了直升机应急医疗救援演练,受到国务院领导充分肯定。按照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要求,省卫生健康委在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和广泛征求相关部门、有关单位以及各市意见的基础上,拟制了《安徽省直升机医学救援工作方案(试行)》。2018年11月15日,省政府第32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11月29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

   二、主要内容

   《方案》共7章,分别为指导思想、适用范围、工作目标、主要任务、直升机医学救援程序、特殊救援对象救护规定及保障机制。

   1.指导思想。明确了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积极搭建直升机医学救援工作平台体系,建设直升机医学救援力量,推动直升机医学救援向体系化、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发展,更好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适用范围。明确了适用范围为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需要由政府主导使用直升机进行医学救援以及日常急救和危重症病人院间转运由通航企业与各地120急救中心和定点医院依据相关协议组织实施的情况。同时提出在总结直升机医学救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适时推进通航直升机在其他领域的拓展应用。

   3.工作目标。明确了按照“100-150公里飞行半径、接报后15分钟起飞、30分钟到达”的标准布局,打造覆盖全省的“黄金一小时”生命医学救援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全境、全时、高效的直升机医学救援体系。同时明确在全省16个市部署直升机并建设停机坪和机库等配套设施,在61个县(市)和黄山、九华山等旅游景区、大流量长距离高速公路沿线等特定场所建设直升机临时起降点。

   4.主要任务。明确了建立直升机医学救援网络、完善指挥调度体系、确定直升机医学救援定点医院、配置专业医学救援直升机、设置直升机起降场所、建立随机医学救援队伍6个方面工作,对各项工作的开展进行了统筹分工,明确了各项任务的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

   5.直升机医学救援程序。包括确定直升机救援指挥调度主体、制定直升机飞行计划、安排救援对象登机、接收救援对象入院救治4个方面。对政府主导使用直升机开展医学救援时工作程序以及通航企业、随机医学救援人员、定点医院在此过程中的职责进行了规定。

   6.特殊救援对象救护规定。明确了对传染病患者和受化学、辐射物质污染等特殊救援对象进行直升机医学救援转运等过程中的洗消和医疗废物处理等规定。

   7.保障机制。包括完善多部门联动机制、建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建立有偿使用工作机制及探索社会力量参与机制4个方面内容。明确了直升机医学救援工作中各相关部门协调联动要求,提出了健全直升机医学救援体系建设的投入机制问题,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开展直升机医学救援保险业务。探索通过保险、救助等途径解决经济困难又确需使用直升机进行救援的使用人救援问题,逐步达到大众共享目标。


原文链接:http://wjw.ah.gov.cn/public/7001/5210327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食品安全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健康食品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宝珍品中医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健康食品在线网 jksp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21927号-88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326133605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

北京宝珍品中医医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