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找准堵点“对症下药” 打造风清气正、群众满意的医疗环境
发布时间:2022-09-02作者:佚名 来源: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眼下,走进漳州市各大公立医院,挂在医院大门的无“红包”医院创建标牌尤为醒目,“患者不必送”逐渐成为就诊群众的共识。
这是漳州市纪委监委巩固提升“点题整治”工作成果,进一步推进整治医疗人员收受“红包”问题、创建无“红包”医院的工作缩影。
据了解,开展“点题整治”以来,全市29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参与无“红包”医院创建工作,并组织全体医务人员签订拒收“红包”和拒绝无依据检查、重复检查承诺书,共计13291人。
医务工作者主动签订承诺书
创建无“红包”医院的单位纷纷“亮牌”
“我们督促各医院制定了‘红包’退回制度,建立完善重点岗位、重点人员、重点医疗行为、重点药品耗材等关键节点的监测预警体系,形成‘红包’和回扣主动上缴、线索反映、调查核实、处置上报等管理制度。”8月23日,在市纪委监委组织开展的点题整治会商会上,派驻市卫健委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统计,2021年以来,全市医疗机构共拒收红包2436起、金额180.91万元,拒收礼品274起、价值11.31万元。
无“红包”医院创建工作成效初显,整治边远地区和特殊人群“看病难”问题也同样交上了一份含金量满满的成绩单。
“多亏了你们,我不用再折腾跑大老远去县城看病啦!”又逢基层义诊日,在南靖县偏远乡镇书洋镇,89岁的老简紧握医生双手,满是感激。
为减轻边远地区以及特殊人群看病奔波的负担,省市纪委监委将“整治边远地区和特殊人群‘看病难’问题,建立巡诊机制服务群众”纳入2022年“点题整治”项目。
市卫健委从县级以上医院抽调130名以上中高级职称医师下沉全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尤其是边远地区的相关单位进行医疗帮扶。同时,组织诏安县医院、华安县医院、长泰区医院、南靖县医院4家受援医院分别与厦门市第一医院、厦门市中山医院2家帮扶医院签订了帮扶合作协议。帮扶医院围绕帮扶重点,采取“院包院”“院包科”等组团式帮扶,通过连续派驻、定期坐诊、专家会诊等方式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组织签订帮扶合作协议
选派中高级职称医师进入边远地区进行医疗帮扶
为切实找准堵点“对症下药”,漳州市纪委监委充分运用“室组+部门”联动监督等机制,由派驻市卫健委纪检监察组会同市卫健委相关职能科室成立调研督导组,深入基层一线监督指导,重点针对支援人员下基层帮扶举措、服务时长、服务天数和“组团式”帮扶等任务完成情况,共同梳理基层在实际推动中存在的问题,推动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薄弱县(区)医院和“千名医师万人次下基层”对口支援卫生院工作引向深入,促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缓解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
原文链接:http://wjw.fujian.gov.cn/xxgk/gzdt/bmdt/202208/t20220829_5982936.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1-07“复粒稻遗传奥秘破译”入...
- 2025-01-07省药监局组织召开药品监管...
- 2025-01-06省药监局核查中心召开党员...
- 2025-01-03国家医疗保障局举行宪法宣...
- 2025-01-02国家药监局召开年轻干部教...
- 2024-12-31市卫生健康委召开2024...
- 2024-12-30植物奶食用与营养品质评价...
- 2024-12-302024李时珍中医药大会...
- 2024-12-25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