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市依托京蒙帮扶项目 全面提升我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发布时间:2022-09-08作者:佚名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1年年底,乌兰察布市卫生健康委积极和市乡村振兴局对接,经过大量前期调研,制定了《2022年京蒙协作中日友好医院与乌兰察布市京蒙帮扶跨域医联体协同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通过北京市和自治区乡村振兴局专家组评审,确立了跨域医联体项目,项目总投资400万元,其中京蒙协作资金300万元,地方自筹资金100万元。该项目于2022年4月实施,2023年5月完成。目前已经完成了共享平台的搭建。
此项目一是针对乌兰察布市居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发病情况,依托乌兰察布市现有的医疗机构,建立国家临床医学中心-乌兰察布市医院-旗县级医院-基层卫生机构的四级医疗服务保障协同体系,实现医疗健康数据共享,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建立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和双向转诊服务,切实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通过该体系的建设,全面引入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医疗服务资源、中国家医网签约服务的技术能力,按照京蒙协同的要求,完成脱贫人口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的签约服务工作,关注老年健康,为京蒙协作对口旗县脱贫人群以及65岁及以上老年人建立数字健康档案。建立档案后可根据健康档案开展健康风险评估,并提供相关生活干预服务,实现预防疾病的目标。同时建设乌兰察布基层远程医疗服务协同体系,实现与国家远程医疗中心服务对接,开展远程医疗服务,主要包括数字化健康档案工作,县域医共体的层级转诊及服务支撑,面向居家健康居民的健康管理服务等,为农牧民提供便捷医疗服务保障和疾病预防体系,杜绝因病致贫返贫现象的发生。二是按照自治区2022年京蒙协作资金和项目计划,采取“送出去”的方式,将我市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骨干医师派送到中日友好医院进修,建立中日友好医院、我市医疗机构一对多的帮扶机制。今年4月,我市筛选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符合条件的呼吸内科、普通外科、内分泌科等23个学科48名骨干医师赴北京跟岗培训进修,进修专业包括呼吸内科、妇产科、超声医学等重点学科,进修时间为半年,通过中日友好医院专家以师带徒的方式,手把手传帮带,着力提升我市医务人员专科诊疗能力,提高乌兰察布市医疗服务能力,为把患者留在本地就医提供技术支撑。今年5月底,筛选的48名骨干医师已经全部到中日友好医院报到,6月1日学员们正式进各自进修科室跟岗学习。目前进修将近三个月,进修学员们切身感受到中日友好医院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各位老师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热心为病人服务的精神,这也成为他们不断提高不断进步的源动力。在观摩手术和学术研讨中,进修医师们积极提问,中日友好医院的专家们耐心地为学员们答疑解惑,使学员们受益匪浅。三是开展跨域医联体的远程会诊和远程联合门诊,中日友好医院为大病患者提供远程会诊和远程联合门诊,我市辖区群众不用排队、不用着急挂号,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北京优质专家的诊疗服务,满足乌兰察布市本地居民的就医需求,提升了群众对健康服务的满意度。四是提供异地就医的转诊服务。通过跨域医联体,为确实需要北京就医的患者提供转诊服务。五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中日友好医院协助乌兰察布市建设预防因病致贫返贫的系统防范机制,做到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更持久、安全感更有保障。
通过京蒙协作中日友好医院与乌兰察布市京蒙帮扶跨域医联体协同体系建设项目,解决老百姓就医的后顾之忧,全面促进全市居民健康水平的提升,真正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戈曼 供稿)
原文链接:http://wjw.nmg.gov.cn/xwzx/gzdt/202209/t20220907_212816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1-07“复粒稻遗传奥秘破译”入...
- 2025-01-07省药监局组织召开药品监管...
- 2025-01-06省药监局核查中心召开党员...
- 2025-01-03国家医疗保障局举行宪法宣...
- 2025-01-02国家药监局召开年轻干部教...
- 2024-12-31市卫生健康委召开2024...
- 2024-12-30植物奶食用与营养品质评价...
- 2024-12-302024李时珍中医药大会...
- 2024-12-25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