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健康食品在线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农副产品 > 鄂尔多斯市卫生健康委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健康稳定发展

鄂尔多斯市卫生健康委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健康稳定发展

发布时间:2022-12-08作者:佚名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因具有以居民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的根本属性,是促进实现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助推乡村振兴稳定发展的重要抓手。自2016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鄂尔多斯市开展以来,改革在适宜性、规范性等方面的探索路径逐渐清晰,并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欢迎。截至目前,鄂尔多斯市常住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数达135.5万人、签约率62%,重点人群签约率90%,群众满意度91%,以家庭医生为健康守门人的家庭医生制度初步建立。

  一、服务供给有效增强。一是有序扩大家庭医生队伍来源渠道。以全科医生为基础,以医疗卫生机构执业的其他类别临床医师(含中医类别)、乡村医生及退休临床医师为补充,广泛吸收符合条件的二、三级医院医师加入家庭医生队伍,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平台开展签约服务。目前,全市共组建669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1498名医务人员参与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其中全科医生329人、专科医生559人、公共卫生医师和护理人员610人。二是秉承开放创新理念,支持社会办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签约服务,三是合理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主体,明确家庭医生既可以个人为签约主体,也可组建团队提供签约服务。

  二、服务内容不断深化。一是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提升。进一步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全市建成苏木乡镇卫生院89个,标准化嘎查村卫生室572个,同时为服务半径较大,人口居住分散的农牧区配备75个流动“村卫生室”,农村牧区“固定+流动”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建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阵地得到不断强化,苏木乡镇卫生院和嘎查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满足群众基本健康需求。二是健康管理质量得到提升。充分发挥信息平台覆盖广、速度快、信息全的优势,建成全市统一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优质健康教育服务和优化健康管理服务,精准对接签约居民健康状况和服务需求,提升签约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三是签约服务内涵得到延伸。按照长期处方管理有关规定,为符合条件的签约慢性病患者优先提供长期处方服务,原则上可开具4-12周长期处方。对行动不便、失能失智的老年人、残疾人等确有需求的人群,结合实际提供上门治疗、随访管理、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健康指导及家庭病床等服务,加强医疗质量监管,确保医疗安全。

  三、服务方式持续优化。一是优化签约协议。服务协议有效期延伸为1-3年。根据居民需求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实际,允许家庭医生和签约居民签订2年、3年有效期的服务协议,以满足与居民维持长期稳定契约关系和减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负担的需求。支持家庭医生与居民以家庭为单元签订服务协议,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产业园区、商务楼宇等以功能社区为单元签订服务协议,满足各类人群对签约形式多样化的需求,并提升签约工作管理效率。二是优化签约组合。通过专科医生直接参与签约服务、家庭医生经绿色通道优先转诊专科医生等形式,为签约居民提供“一站式”全专结合服务,加强全科和专科医生的协作,促进基层医防融合,增强签约服务的连续性、协同性和综合性。引导二级、三级医院采取“包干分片”方式,通过对口支援、科室共建、人才下沉、多点执业等多种途径,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与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起壮大签约服务力量,共同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三是优化签约方式。实现线上为居民提供签订协议、健康咨询、慢病随访、双向转诊等服务。同时结合签约居民基本健康情况,通过面对面、电话、社交软件、家庭医生服务和管理信息系统等多种形式,为签约居民提供针对性健康咨询服务,包括健康评估、健康指导、健康宣教、疾病预防、就诊指导、心理疏导等,密切签约双方关系,增加互信互动,发展长期稳定的服务关系。四是优化签约人群分类。将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脱贫人口、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作为签约服务重点人群,优先签约、优先服务。结合实际,逐步将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群体中的慢病患者、老年人等纳入签约服务重点人群范围,重点做好主要慢病患者的规范管理和健康服务。(黄伟 供稿)

  

  

   打印 关闭

   信息来源:鄂尔多斯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原文链接:http://wjw.nmg.gov.cn/zwgk/xxgk/zdlyxxgk/jkfp/gzdt/202209/t20220930_214455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食品安全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健康食品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宝珍品中医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健康食品在线网 jksp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21927号-88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326133605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

北京宝珍品中医医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