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坚守书写战疫答卷
发布时间:2023-01-06作者:佚名 来源: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当前,漳州市各家医院各个科室收治越来越多的阳性感染者,再加上医护人员感染比例上升,全市医疗系统正经历巨大考验与挑战。12月27日,记者探访市医院发热门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以及重症加强护理病房,记录医护人员如何用坚守书写这场战疫的答卷。
采访地点:发热门诊 采访对象:感染科主治医师侯炳昌
一上午滴水未进 嗓子像冒烟一样
侯炳昌检查患者喉咙是否发炎
“哪里不舒服?有什么过往病史?是否自行用药……”感染科主治医师侯炳昌用嘶哑的声音,耐心、详细地询问患者病况。
从上午8时开始接诊,不知不觉已临近中午,候诊区依然有不少患者等候问诊。“发热门诊每天需要接诊近600名患者,速度快一点,就能多看几个,不能让患者白跑一趟。”侯炳昌利用看诊间隙介绍道。
12时20分许,发热门诊渐渐安静下来。从岗位上撤下来的侯炳昌终于能脱下防护服、摘下面罩和口罩,喝上一口热水。
“一早上滴水未沾,还要不停地说话,嗓子都快冒烟了。”话说到这,侯炳昌又喝了几口热水,润了润喉咙,“我要保护好嗓子,晚上的夜班才能继续和患者顺畅地沟通。”
采访地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采访对象:责任护士李燕茹
各科室来回忙碌 没工夫坐会休息
呼叫铃一响,李燕茹(左1)快速来到病房,查看病人情况并准备药物补给。
“每天都要加班加点,收治的患者越来越多,仅26日晚就收了十几个患者。”责任护士李燕茹小心翼翼地将导管插入患者鼻里,用胶带固定好,连接上喂食注射器,仔细交待患者家属胃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除了输液、换药、插胃管,李燕茹还要根据医嘱为患者做吸氧、雾化、排痰等治疗。上班时间,李燕茹要在病房、医生办公室和护士站忙碌,屁股几乎就没挨过一次椅子。
李燕茹的身后,是和她一样忙碌的医护人员,他们脚上的防护靴套与地面摩擦发出“窸窸窣窣”声,在安静的科室里显得格外清晰。在这个医护减员近半、患者数量加倍的科室里,没有一个人有半句怨言。“坚持守护好这个阵地,尽最大努力减少重症患者的数量,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李燕茹说。
采访地点:内科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采访对象:副主任医师杨钊斌
多收治一个病人 多守护一条生命
杨钊斌为病患进行常规检查
上午8时30分,内科ICU副主任医师杨钊斌带着团队巡房。“今天有没有哪里不舒服?食欲如何?”杨钊斌一边询问,一边用手按压患者的腹部,随后拿起听诊器听患者肺部及心脏的杂音情况。“今天先撤下呼吸机,如果能自主呼吸,过几天就可以转到普通病房。”杨钊斌检查后,耐心地向患者解释病情。
“重症病床已经满员了,依然有患者不断送进来,只能再增加诊疗室。”杨钊斌介绍,最好的技术力量和仪器设备都向ICU倾斜,多收治一个患者,就能多守护一条生命。
有的受到感染、有的支援定点医院,ICU的在岗医生减少了近一半,每名医生要负责4个患者。而且重症救治对专业技能要求较高,使用的大都是高精尖仪器,难以从别的科室抽调医生来支援。“只能靠加密排班、加班加点克服。”杨钊斌说,现状这么艰难,科室的氛围却一直保持得很好,大家坚守岗位,齐心协力守护重症患者的生命健康。
(《闽南日报》12月29日第1版 记者 庄朝惠 文 严洁 图)
原文链接:http://wjw.fujian.gov.cn/xxgk/gzdt/bmdt/202212/t20221229_6084943.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厦门医生摘取全国手术大赛第一名
下一篇:全力打赢医疗救治攻坚战
最新信息
- 2025-02-07北京市广告监测报告(20...
- 2025-01-07“复粒稻遗传奥秘破译”入...
- 2025-01-07省药监局组织召开药品监管...
- 2025-01-06省药监局核查中心召开党员...
- 2025-01-03国家医疗保障局举行宪法宣...
- 2025-01-02国家药监局召开年轻干部教...
- 2024-12-31市卫生健康委召开2024...
- 2024-12-30植物奶食用与营养品质评价...
- 2024-12-302024李时珍中医药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