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基层好医生培养的发力点
发布时间:2023-02-17作者:佚名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维护群众健康的重要屏障,其人才储备水平直接决定了这道屏障是否坚实可靠,通俗来讲就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要好医生。好医生,该怎么培养?
要培养好医生,首先需要明确好医生的标准是什么?医疗工作要发展,就少不了研究创新、经验交流以及培养新人。对综合医院而言,一定不能只是单一地搞诊疗工作,必须医教研全面发展。一家好的综合医院的标准一定是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全方位医院。只不过,医院发展的初心还是为了解决病患看病问题,教学和科研工作也是为了让医生的看病水平更高。从这个角度看,能看病、看好病是一个好医生最核心的标准,特别是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而言,这个标准应摆在第一位。
对于患者来说,他们评价医生好与不好的标准,主要来源于自己的亲身感受。这里面既有医生的服务意识和态度,也有对疾病的诊疗效果。原则上说,能给患者带来较好就诊获得感的医生,就是好医生。由于医疗服务存在一定的技术门槛,大多数患者的评价可能比较外行,因而不乏患者评价好但业界并不认可的好医生。这里的业界不认可,实际上是指医生只会看病而不会写论文,不会把自己的临床经验变为教学素材,也就导致其不能获得一些医院和专家的认可。
对医生的评价机制不合理,基层就很难成长出好医生。对此,医疗界可以学习借鉴竞技体育的一些理念。比如田径和体操,既有全能冠军,也有单项冠军。一个人跑跳投样样开花,那就全面发展,最后竞争全能冠军;可是一个人只擅长跑步,那就在单项上发展,争取成为单项冠军。全能冠军很光荣,单项冠军也不差,如果医疗业内能如同体育界认可单项冠军一样认可只擅长看病或教学等单项发展的医生,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需要的好医生,就可能更容易产生。毕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生接触的患者以常见病为主,如果能让他们专心看病,服务普通病患的各种头疼脑热,可能更容易有所发展。
当前,因为三级综合医院在业内有更大的话语权,所以医生的评价体系更多的是按照三级医院的发展规划来设定。尽管近年来对基层医疗机构医生的晋升要求已经有了改变,但相比综合医院的医生,其晋升难度还是要大很多。如果医务人员在基层医疗机构难以得到合理晋升,那么好医生的流失也就无法避免。因此,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在医生评价体系中的话语权十分重要。从有利于人才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可以考虑在职称评定上给予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适当倾斜优待,比如放宽科研成果要求、给予名额数量照顾等。
对任何行业而言,晋升都是对其业务能力的一种认可,也是提高工作收入待遇的一个必要条件。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收入究竟应该定位在什么水平,目前尚未形成共识。相比于职称和其他评价,收入是更加核心的人才激励手段。从现行的制度看,社区卫生院医生的收入,整体上处于当地平均线水平,而乡镇卫生院医生的收入则较低。相较于一个好医生所需要的教育经历以及他们在工作中的付出,现有薪资水平是否能够留住具有“好医生”潜质的人才,值得思考。(作者:郑山海,系医生)
《光明日报》(2023年02月14日 10版)
相关附件>>
原文链接:http://wjw.xinjiang.gov.cn/hfpc/hydt/202302/3357289ea41343779bfc78307116ccbe.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2-07北京市广告监测报告(20...
- 2025-01-07“复粒稻遗传奥秘破译”入...
- 2025-01-07省药监局组织召开药品监管...
- 2025-01-06省药监局核查中心召开党员...
- 2025-01-03国家医疗保障局举行宪法宣...
- 2025-01-02国家药监局召开年轻干部教...
- 2024-12-31市卫生健康委召开2024...
- 2024-12-30植物奶食用与营养品质评价...
- 2024-12-302024李时珍中医药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