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健康食品在线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健康保健 > 这些饮料,可能会引发痛风!你是不是每天都在喝?

这些饮料,可能会引发痛风!你是不是每天都在喝?

发布时间:2023-04-01作者:佚名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靓汤不能熬太久,否则嘌呤过高。”

  “火锅、啤酒也会增加体内的尿酸水平,容易诱发痛风。”

  想必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生活常识。

  但除了这些,还有一个引发痛风的因素被很多人忽略了,那就是含糖饮料。

  为什么含糖饮料也会增加痛风风险?应该如何控制摄入?今天我们来一文讲清楚。

  

  一、含糖饮料,偷偷升高你的尿酸

  可乐、奶茶、果汁饮品……生活中的含糖饮料我们再熟悉不过,但研究表明,它们也是升高尿酸的利器。

  也就是说,随着含糖饮料摄入量增加,即便本来没得痛风,后续发生痛风的风险也会增高。

  这不仅引起了痛风患者的重视,也让平时爱喝含糖饮料的健康人瑟瑟发抖。

  

  二、让尿酸超标的元凶:果糖

  含糖饮料诱发痛风,罪魁祸首是果糖:果糖在体内代谢过程会产生大量嘌呤。

  众所周知,痛风是由于机体内嘌呤代谢紊乱而引发的疾病。

  作为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尿酸水平就成了检测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准。

  而果糖的代谢途径,则恰好会诱导出更多嘌呤,导致尿酸升高。

  作为一种单糖,果糖可以轻松依靠小肠粘膜的作用被吸收进人体细胞,整个代谢过程中也不会出现抑制作用。

  这仿佛就像在没有红灯的高速路上行驶,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尿酸升高。

  

  三、这些你爱吃的食物,都含果糖

  1.水果

  果糖是糖的一种,存在于很多天然食物中,生活中最常见的来源就是水果,苹果、梨、香蕉、荔枝、哈密瓜、芒果、榴莲等都是含果糖较多的。

  由于果糖具有低温变甜的特性,所以凡是冰一下感觉更甜的水果,几乎都是果糖比例较高的水果。

  比如西瓜之所以甜,就是因为果糖含量较高,冰镇西瓜也就更好吃爽口。

  此外果糖还有“隐性来源”,比如柑橘、李子、杏等是蔗糖含量较多,但在分解代谢后也会有一半转化为果糖。

  2.果汁、含糖饮料

  果汁因为去除了果渣不需要咀嚼,也没有整个水果吃下去的饱腹感,所以很容易就会摄入过量,导致大量果糖进入人体的代谢循环。

  而含糖饮料更是含果糖大户。

  由于室温下果糖的甜度约是葡萄糖的2倍,果糖作为甜味剂被广泛添加到了奶茶、饮料中。

  常在含糖饮料配料表中出现的白砂糖、冰糖、蔗糖、玉米糖浆、果葡糖浆、结晶果糖等,都和果糖脱不了干系。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分不清“零蔗糖”和“零糖”的区别,以为都是没加糖,其实零蔗糖可能另外添加了果糖。

  3.蜂蜜

  蜂蜜中的糖以单糖为主,即葡萄糖和果糖,通常占蜂蜜总成分的65%-80%,不同品种的蜂蜜结晶不同,含糖种类也不同。

  比如油菜蜜、棉花蜜等就很容易结晶,说明葡萄糖含量较高;而龙眼蜜则不容易结晶沉淀,则代表果糖含量较高。

  4.糕点甜品

  糕点甜品中含有大量蔗糖,会在新陈代谢中部分转化为果糖。

  此外,由于果糖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被广泛添加在面包糕点的制作中,可使糕点质地松软、久贮不干、保鲜性能优良。

  所以我们吃糕点时不仅摄入了蔗糖,也同时直接摄入了果糖,双管齐下,果糖不知不觉就超标了。

  

  四、控制果糖摄入≠完全不吃

  在痛风疾病管理中,饮食管理是很重要的一环,有研究显示通过饮食控制管理可使人体血尿酸水平下降10%-18%。

  低嘌呤饮食、限制酒精摄入早已是老生常谈了,但如果在生活中只重视减少嘌呤的摄入,而忽略果糖的摄入,仍然可能导致痛风发作,甚至反复发作。

  控制果糖摄入降低痛风发生概率,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做到:

  1.不要用饮料代替白开水

  限制饮用含糖饮料,购买时看成分表注意区分“零蔗糖”和“零糖”,也就避开了生活中一大部分果糖的摄入。

  而多饮白开水可以降低血尿酸浓度,要养成规律饮水的习惯,每日饮水量应达到2000-3000毫升。

  2.吃水果,好过喝果汁

  控制摄入果糖并不是完全不吃水果,而是控制摄入量。水果虽然含果糖,但也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营养素。

  为了补足人体每日所需物质,依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应该保证每天摄入200-350克的新鲜水果,且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3.在饮食选择上注重细节

  日常家庭膳食中少加糖,在喝粥、喝汤时尽量不放糖;

  严格限制蜂蜜的摄入,切勿大量摄入;

  逛超市时,选择含糖量较低的酸奶等食物,不要过度迷恋浓烈的甜味,从细节处严格把控果糖来源。

  痛风并不是发作时止下痛就好了,控尿酸、控果糖是个长期任务。最主要的还是提高营养意识,在饮食习惯中做出点滴改变并坚持到底。

  

  (转载地址:http://gx.news.cn/newscenter/2023-03/27/c_1129467501.htm

   相关附件>>

  

  

  


原文链接:http://wjw.xinjiang.gov.cn/hfpc/jkcj/202303/cb9b906bbcf749fc957534bb9665601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食品安全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健康食品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宝珍品中医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健康食品在线网 jksp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21927号-88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326133605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

北京宝珍品中医医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