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黎:做一名留下技术的援疆医生
发布时间:2023-04-07作者:佚名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高峰
“只要大家能说一句‘他是一名把技术留下来的援疆医生’,我就心满意足了。”3月30日,援疆医生、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胸外科主任万黎对记者说。
援疆1年多来,万黎推动新医大二附院积极开展胸腔微创手术,努力把现代胸外科技术留在这里。归期临近,他仍惦记着为大家创造交流学习的机会,协调组织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重症医学、心外科和呼吸科的专家前来讲课和开展手术演示。
“开展业务交流对医生来说很重要,只有通过不断交流,才能学习先进经验、提高诊疗水平。”万黎说。
2022年3月,作为第十批第二期援疆医疗专家,万黎满怀热情从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来到新医大二附院,担任该院心胸外科主任。他发现,在武汉市各医院常见的胸腔镜下肺叶切除、肺段切除、食管癌根治、纵隔肿瘤切除等治疗新技术在新医大二附院开展得不多。
“新医大二附院具备开展胸腔微创手术的条件,只是医生操作技术不娴熟,多采用开放式手术。”万黎说,他下定决心要手把手教会二附院的医生做胸腔微创手术。
万黎来到新疆的第一台手术,是为一位早期肺癌患者做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相较于传统的开放式手术,这种微创手术的切口更小,患者疼痛感也轻。手术成功后,科室医生连连惊叹:“没想到微创手术需要的时间这么短!”“没想到做微创手术看病灶看得这么精确!”
万黎趁热打铁,鼓励医生开展微创手术。他把自己做的每一台手术,都当成现场教学,带着本地医生一起做。
援疆医生、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胸外科主任万黎(左)正带着该院医生做胸腔微创手术。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手术做得成不成功,与每个医生长期摸索的经验密切相关。如何进行术前病灶定位?如何牵拉才能使操作区更好地暴露出来……在带着医生做手术时,万黎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多年摸索的手术经验和技巧。截至3月底,万黎在新医大二附院完成200余台胸腔微创手术,带出了1名徒弟,其他几位医生在临床技能方面也得到了长足进步。
2022年6月,在万黎带着做了两个月胸腔微创手术后,新医大二附院心胸外科医生李元明开始做这类手术。起初,万黎还在台上或者场外指导,现在李元明已经可以独自完成手术。
“万主任教会了我寻找胸腔内重要标志淋巴结的方法,使我在手术中能够更好地解剖游离肺门,减少了损伤血管和神经的概率。”李元明说,这些只有经过大量手术才能积累的经验技巧,帮助了自己快速成长。
万黎还制定了详细的科室规划,管理与业务双管齐下,每个阶段都设有目标。他要求医生们学习先进医疗技术,购买了《胸外科手术学》等专业书籍,督促大家认真学习。他每个月给科室的医生们上一堂课,将先进的治疗理念普及给科室医生,鼓励医生们走上讲台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万黎来到医院的日子,每个人都收获良多。
治病救人,却救不了自己的亲人,这是作为医生最大的伤痛。2022年7月,万黎趁着假期回到武汉,父亲在老家出现了呼吸衰竭的症状。因为提前定好了在乌鲁木齐的几台手术,他匆匆给父亲联系好医院就返回了乌鲁木齐。
半个月后,万黎接到家人电话,父亲已到弥留之际。当他辗转9个小时赶到父亲身边时,父亲的生命已到最后时刻。万黎因此十分自责:“我要是电话打得勤一些,离得近一点,就不至于耽误父亲的病情,让他因为肺部感染失去生命。”
在新医大二附院万黎的办公室里,放着几十面患者赠送的锦旗。一次援疆行,一生援疆情。万黎留在新疆的,除了先进的医疗技术,还有对边疆各族患者的深情。
相关附件>>
原文链接:http://wjw.xinjiang.gov.cn/hfpc/xwxc1/202304/a4f2f4092d6147cf82febe68ce195fe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2-07北京市广告监测报告(20...
- 2025-01-07“复粒稻遗传奥秘破译”入...
- 2025-01-07省药监局组织召开药品监管...
- 2025-01-06省药监局核查中心召开党员...
- 2025-01-03国家医疗保障局举行宪法宣...
- 2025-01-02国家药监局召开年轻干部教...
- 2024-12-31市卫生健康委召开2024...
- 2024-12-30植物奶食用与营养品质评价...
- 2024-12-302024李时珍中医药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