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健康食品在线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行业项目 > 创伤救治,争分夺秒,博州人民医院推动创伤中心建设

创伤救治,争分夺秒,博州人民医院推动创伤中心建设

发布时间:2023-04-14作者:佚名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文/记者王默

  32岁的李女士在下班回家路上突然发生车祸,当场昏迷。万幸的是,依托博州创伤救治网络,李女士被紧急送往博州人民医院,经过精心救治,最终转危为安。

  博州创伤救治网络,正是博州人民医院摸索总结出的一套创伤救治体系。自2019年创建创伤中心以来,博州人民医院相关部门和科室不断摸索和总结,积极探索出一套具有博州特色的创伤救治体系。如今,创伤中心成功救治患者5697人次,切实为创伤患者的生命保驾护航。

  创伤救治体系“行之有效”,战胜死神拯救生命

  3月10日22时,家住新疆博乐市的李女士骑着电动车匆匆赶路时,不慎驶入一辆大型搅拌车侧盲区,被撞倒在地,昏迷不醒。

  周边群众立即拨打120,几分钟后她被救护车送至离事故地最近的医院。经过抢救李女士生命体征仍不稳定。考虑到患者伤势严重,医院立即启动医联体转诊“绿色通道”,联系上级医院博州人民医院,同时发送相关检查数据,准备转诊。

  次日0时40分,李女士被送到博州人民医院。急诊科立即安置抢救室,完善相关检查,同时通知创伤中心。

  接到通知后,创伤中心立即“一键启动”多学科会诊,骨科、神经心胸外科及肝胆外科专家联合出诊,确定李女士为创伤性肝破裂5级、右侧多发肋骨骨折、两肺挫伤、失血性休克……

  此时时针已指向1时18分。

  “立即手术!”创伤中心医护团队立刻开始术前准备,凌晨3时手术开始:肝损伤清创修补术、右侧开胸探查术、胸廓成形术、开胸止血术、右下肢清创术及右足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9个小时后,手术顺利结束,李女士也渐渐恢复了神智,这场生死急救的硬仗最终取得了胜利。

  3月17日,李红又接受了右足肌肉清创术。在博州人民医院多学科团队的诊疗和精心护理下,3月30日她终于康复出院。

  从李女士入院完善各种检查、诊断至手术开始,仅仅用时140分钟,博州人民医院创伤中心这套快速、高效的创伤救治体系,又一次从死神手里拯救了一条生命。截至目前,已救治创伤患者5697人次。

  探索博州创伤救治体系,成立首家创伤中心

  “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个先来。”博州人民医院创伤与骨关节外科主任、创伤中心主任李金光说,车祸、跌落、火灾……与普通疾病相比,意外创伤往往来得又急又猛,生死就在一瞬间。

  “博州人口密度小,各县市相距较远,基层医疗资源薄弱,患者发生严重创伤时,往往难以得到妥善救治,不少人因此留下残疾,甚至失去生命。”李金光说,对于辖区内以放牧为主的牧民来说,他们一旦受伤,更是难以转运到满足救治条件的医院。

  为了让创伤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2019年初,博州人民医院领导积极安排部署,协调以神经外科、骨外科、普外科、胸外科为核心,由院前急救团队、急诊急救团队和专科救治团队共同开始组建创伤中心,决定探索出一条适合博州的创伤救治体系。

  说干就干!创伤救治相关专科联动,规范创伤急救流程,打通与基层各个医院的转诊绿色通道,通过培训提高基层创伤急救水平……经过一系列筹备,2019年9月18日,博州人民医院创伤中心通过自治区卫生健康委授牌,成为博州地区唯一一家创伤中心认证单位。

  加入新疆创伤救治网络,带动全州创伤急救发展

  随着接诊人次增加,创伤中心针对急危重症创伤患者的救治水平稳步提升。尤其是创伤中心一体化的救治体系,专业的院前急救、急诊与院内专科救治团队,以及规范的严重创伤救治流程,得到了中国创伤救治联盟专家组的肯定,2021年6月被授予“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单位”。

  为了进一步推动博州创伤救治体系建设,降低创伤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同年8月1日,博州人民医院加入新疆区域内的创伤救治三级网络系统,成为新疆创伤联盟中的一员。

  “未来,创伤中心还将不断提高全州急救处置水平,守护全州各族百姓生命健康。”李金光表示,作为博州“龙头”医院,博州人民医院创伤中心将借助医联体建设,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重点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一支有技术、有素养的创伤救治骨干队伍,带动全州创伤急救能力、转运效率的整体提升,“我们还计划通过云端打通基层创伤救治中心数据网络,搭建全州创伤患者转诊及远程会诊、救治互联网平台,推动全州创伤急救大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编辑/田疆审核/夏莉涓)

  

  (转载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20667115501109812/?app=news_article×tamp=1681271835&use_new_style=1&req_id=202304121157140CB5A4D5493B4136C553&group_id=7220667115501109812&share_token=3029E559-7503-4AE4-8611-80C0E85D32E5&tt_from=weixin&utm_source=weixin&utm_medium=toutiao_io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wxshare_count=1&source=m_redirect)

   相关附件>>

  

  

  


原文链接:http://wjw.xinjiang.gov.cn/hfpc/xwxc1/202304/7161a1ee41d9451aa4da3045c51f0b6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食品安全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健康食品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宝珍品中医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健康食品在线网 jksp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21927号-88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326133605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

北京宝珍品中医医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