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晕晕!对话协和医院援疆专家吴海燕:7类人更易发生耳石症?
发布时间:2023-04-14作者:佚名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头晕/眩晕是一个常见临床主诉,几十种疾病都可引起这种症状。其中近80%的疾病是涉及内耳的平衡器官及其传导通路构成的前庭系统病变导致的。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耳石症,又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耳朵为什么跟眩晕有关系?
哪种晕眩才是耳石症?
耳石症发作后该怎么办?
《新疆名医堂》特邀援疆专家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耳鼻喉科主任医师
自治区人民医院副院长吴海燕
为您科普:
问:头晕/眩晕应该就诊什么科室?
答:以头晕/眩晕为主诉的疾病有几十种,至少80%是耳鼻喉的疾病导致的。最常见的耳石症、梅尼埃病、突发性聋伴眩晕、前庭神经炎、迷路炎、中耳炎、自身免疫性内耳病、双侧前庭病都是在耳鼻喉科就诊和治疗的。
真正颈椎病变导致的头晕/眩晕非常少,通常很严重的神经压迫症状出现后才可能出现头晕,极少数的眩晕疾病才是跟颈椎有关的,比如旋转动脉闭塞综合征。而我们通常说的颈椎曲度的异常、颈椎骨质增生都和头晕/眩晕无关。
神经科的疾病只以头晕眩晕为唯一主诉没有任何其它伴随症状或体征的比较罕见,都会有肢体运动异常、感觉异常、言语含混,呛咳、吞咽障碍、复视、中到重度的头痛、短暂意识障碍等等提示。不伴随这些症状的孤立性头晕/眩晕很少可能是神经科病变。因此,单纯头晕/眩晕/平衡障碍,无论是否伴有耳鸣或听力下降都应该首选就诊耳鼻喉科。
问:“耳石症”是什么?哪种眩晕才是耳石症?
答:内耳中的耳石器上有一层耳石膜,上面有很多碳酸钙的结晶,类似石头,医学上称之为“耳石”。正常情况下耳石是黏附在耳石膜上的,但外伤、老年的退行性变、钙代谢异常、耳部疾病(如病毒的感染)等,都可能导致耳石脱落。脱落的耳石进入半规管,当头部运动时,半规管里面的内淋巴液流动,带动脱落的耳石刺激壶腹上纤毛的摆动,人就会感到天旋地转。
耳石症是一种良性疾病,它有3个特点:
①发病率很高,是所有头晕/眩晕发病率第一的疾病;
②临床表现辨识度高,特点很鲜明,当头位相对于重力方向发生变化出现数秒到数十秒钟的眩晕,经典的诱发姿势包括一躺一起,躺在床上翻身或转头,低头、弯腰、仰头等动作;
③治疗方法相对简单且治疗效果立竿见影。
哪种晕眩才是耳石症?可以从3个特征判断:
·在特定诱发体位时出现的眩晕。例如:躺起、平卧转头、平卧翻身、抬头、低头。当姿势保持不变或者保持头部相对静止时,眩晕感消失。
·时间一般较短,数秒至数十秒钟,很少超过一分钟。
·可治疗、可自愈,多数人在3周内会逐渐好转
注意:不是所有的头位相对重力变化引发的短暂眩晕都是耳石症,最好到耳鼻喉科就诊,让医生判断。
问:7类人更易发生耳石症
答:耳石症与病毒感染、老龄的退行性变、外伤有关,也与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导致内耳供血不足有关。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情况的人容易发生耳石症:
1.老年人群
耳石症一般在60~65以上的老年人群中高发,这可能与该年龄段前庭器官退化有关。
2.偏头痛人群
26%的耳石症患者为偏头痛患者。
3.骨质疏松症患者
各种原因导致的骨质疏松会影响耳石结构,增加耳石症的风险。
4.激素紊乱
围绝经期的女性也属于高危人群,激素的变化影响耳石的代谢,易诱发耳石症。
5.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
压力大、睡眠不好、过度疲劳等不良生活状态,可能会造成内耳小动脉发生痉挛、缺血等情况,从而导致耳石症发生。
6.有外伤或手术病史的人
头部受到撞击或内耳压力突然变化、身体其他部位的手术或治疗比如骨科手术和口腔科的钻牙治疗等,这些易引发耳石脱落,导致耳石症。
7.病毒感染人群
病毒感染造成的前庭神经炎常伴发耳石症发生。
问:耳石症发作后该怎么办?
答:如果出现耳石症的症状时,建议到医院的耳鼻喉科就诊,因为相同的临床症状有可能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也可能是中枢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医生通过“位置试验”检查眼球运动情况来确诊是不是耳石症。确诊之后,可通过复位、药物方法治疗。
1.复位治疗:是治疗耳石症首选治疗方法。分手法复位和机器复位,针对腰椎、颈椎不适,不耐受手法复位的患者,可以选择机器复位。
2.药物治疗:对于不耐受复位治疗的患者,可口服药物缓解头晕的症状。
不少患过耳石症的朋友有经验了就会自己在家复位治疗,但是要注意,不标准的姿势会导致耳石转换到其它的半规管,变成多管耳石,这类情况治疗复位起来就比较困难。同时要警惕,不是每次的眩晕发作都是耳石症,最好就诊明确诊断。而且反复发作耳石症更要就诊,去查找潜在的病因。
相关附件>>
原文链接:http://wjw.xinjiang.gov.cn/hfpc/jkcj/202304/a615abaddc8d4ac3972e5b2dd70f070e.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2-07北京市广告监测报告(20...
- 2025-01-07“复粒稻遗传奥秘破译”入...
- 2025-01-07省药监局组织召开药品监管...
- 2025-01-06省药监局核查中心召开党员...
- 2025-01-03国家医疗保障局举行宪法宣...
- 2025-01-02国家药监局召开年轻干部教...
- 2024-12-31市卫生健康委召开2024...
- 2024-12-30植物奶食用与营养品质评价...
- 2024-12-302024李时珍中医药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