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20.65%
发布时间:2021-03-12作者:佚名 来源: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民健康素养促进工作,将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纳入《“健康辽宁2030”行动纲要》,成为健康辽宁建设16个主要指标之一。
2012年起,我省连续开展监测,全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呈现稳定上升态势。根据最新监测结果显示,我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0.65%,较上年的17.40%提高3.25个百分点,继续呈现稳定上升态势,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同期全国居民健康素养平均水平为17.06%)。
从健康素养总体水平看,我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0.65%,其中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6.23%,农村居民为14.68%,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与上年相比,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幅度较大。
从知识、行为、技能三方面素养看,我省居民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35.90%,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20.67%,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22.22%。
从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看,我省居民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素养55.98%、科学健康观49.01%、健康信息素养36.22%、慢性病防治素养31.40%、传染病防治素养16.54%、基本医疗素养16.07%。
我省开展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内容包括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三个方面。监测对象为15~69岁常住人口。
全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定提升,得益于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参与卫生与健康工作;得益于“健康辽宁2030行动纲要”战略实施以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和健康中国行—走进辽宁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的持续开展,有力促进了公众健康意识、行为和技能的提升;得益于健康促进县(区)及各类健康场所的创建,为公众健康素养提升创造了支持性环境;得益于落实贫困地区健康促进三年攻坚行动要求,极大提升了贫困地区健康素养水平。
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健康素养促进工作,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中都把健康素养水平作为重要指标,并提出了具体措施。省委、省政府在《“健康辽宁2030”行动纲要》和《健康辽宁行动实施方案》中提出,到2020年全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5%,到2022年和2030分别不低于27%和30%。
下一步,我省将进一步加大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工程,坚持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健康责任,按照《健康辽宁行动实施方案》部署,深入开展健康知识普及等19项行动,有序推动全省健康促进县(区)建设,对标实施各类健康场所创建,针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问题,普及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全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不断提升。
原文链接:http://wsjk.ln.gov.cn/wst_xxgk/wst_ywpd/wst_jjjc_136007/202001/t20200102_3717456.html
最新信息
- 2025-01-07“复粒稻遗传奥秘破译”入...
- 2025-01-07省药监局组织召开药品监管...
- 2025-01-06省药监局核查中心召开党员...
- 2025-01-03国家医疗保障局举行宪法宣...
- 2025-01-02国家药监局召开年轻干部教...
- 2024-12-31市卫生健康委召开2024...
- 2024-12-30植物奶食用与营养品质评价...
- 2024-12-302024李时珍中医药大会...
- 2024-12-25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