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健康食品在线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消费监督 > 血糖怎样才能测得准?|科普时间

血糖怎样才能测得准?|科普时间

发布时间:2023-12-01作者:佚名 来源: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怎么测准血糖?

  张阿姨刚刚确诊糖尿病,医生叮嘱她在家也要测量血糖。于是张阿姨买了一台血糖仪放在家里,每天吃完饭不久就测血糖,但是血糖值一直没有降到医生说的正常范围,自己也越来越焦虑。张阿姨每天按时吃药,但是为什么血糖还是降不下来呢?

  居民自行测量末梢血糖的规范十分重要。掌握正确的血糖测量方法,知晓自己的血糖,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的基础。

  常见的血糖测量方式

  毛细血管血糖:也称末梢血糖,用血糖仪检测,末梢血糖能反映即刻血糖值,创伤小、速度快、简便易行。

  静脉血糖:通过抽取静脉血检测,相比末梢血糖准确性更高,多用于糖尿病的诊断和糖代谢异常的筛查。

  持续葡萄糖监测:通过放置葡萄糖传感器,监测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变化,可更全面地了解血糖变化特点。

  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可以通过静脉抽血检测,能够反映近2~3个月的血糖控制状况。

  末梢血糖监测怎么做  

  知识扩展

  不同末梢血糖监测时间点的适用范围和不同治疗方案人群的监测频率,及监测仪器和试纸保存的注意事项参考如下。

  注意监测时间点

  餐前:血糖水平很高或有低血糖风险时。

  餐后2小时:空腹血糖已获得了良好控制,但是糖化血红蛋白仍不能达标者,以及需要了解饮食和运动对血糖影响者。

  睡前:注射胰岛素(特别是晚餐前注射)患者。

  夜间:胰岛素治疗已接近达标,但空腹血糖仍高者;以及疑有夜间低血糖者。

  其他: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监测血糖;剧烈运动前后宜监测血糖。

  区分不同治疗方案人群

  生活方式干预者:可根据需要有目的地通过血糖监测了解饮食控制和运动对血糖的影响,从而调整饮食和运动方案。

  使用口服降糖药者:可每周监测2~4次空腹血糖或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

  基础胰岛素治疗者:应监测空腹血糖。

  预混胰岛素治疗者:应监测空腹和晚餐前血糖。

  特殊人群:应采取个体化监测方案。

  重视血糖仪、血糖试纸保存

  很多患者注意到了测量流程的准确性,但常常忽视了血糖仪和血糖试纸的保存。血糖仪未定期校准、试纸与血糖仪不匹配、试纸条过期、试纸条保存不当等也会造成血糖测量的误差。


  


原文链接:http://wjw.shanxi.gov.cn/zfxxgk/fdzdgknr/jkzx/202311/t20231127_943356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食品安全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健康食品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宝珍品中医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健康食品在线网 jksp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21927号-88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326133605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

北京宝珍品中医医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