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结直肠癌 从改变生活方式开始
发布时间:2021-03-12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
“2019年天津市结直肠肿瘤防治宣传周”8月19日在天津市肿瘤医院启动。天津市肿瘤医院结直肠肿瘤科主任孔大陆表示,结直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近30年来发病率呈增长趋势。
国家癌症中心2015年公布的结直肠癌发病数据显示,全国肿瘤登记地区结直肠癌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的第5位,每年新发病例37万。天津市健康白皮书数据也显示,2013年~2017年,结直肠癌位于天津市恶性肿瘤发病第3位、死亡第4位。受我国城市化进程和人口老龄化的影响,预计未来结直肠癌发病率仍有升高趋势,疾病防控形势较为严峻。
避免“三高一低”的饮食结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结直肠癌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且近年来发病年轻化趋势明显,临床上30岁以下的青年白领罹患结直肠癌的比例逐渐升高。多坐少动、饮食不规律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许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当前人们的食谱中普遍存在“三高一低”的问题,即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和低纤维素。快餐、红肉等高脂饮食摄入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较少,缺乏有助于消化和分解脂肪的膳食纤维,特别是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年轻白领更容易减缓肠道蠕动,刺激肠壁引起排便紊乱,使毒素在肠道内滞留的时间过长,加重了肠道的负担,也增加了致癌物与肠道接触的机会,增加患癌风险。
学会区别结直肠癌和痔疮
虽然结直肠癌和痔疮都是消化道疾病,但两者引起的症状仍有所区别。痔疮造成的便血是扩张的血管受粪便的摩擦导致的,成液滴状附着在粪便上,颜色鲜红,排便时会有疼痛感。结直肠癌的血便是由于癌组织质地脆软出血导致,成细条形附着在粪便上,颜色偏暗,便后会有排不净的感觉。
早期筛查必须高度重视
目前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不够理想,主要是由于发现晚。20%~30%的患者初次就诊时就已经出现转移性病灶。如果能做到早期发现,大肠癌的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因此提醒大家,如果出现排便规律改变,比如次数频繁或明显减少,便秘腹泻交替,原因不明的贫血、便血、消瘦及腹部肿块等情况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明确诊断。
50岁以上,有结直肠息肉史或结直肠癌病史、慢性肠炎、长期饮酒或高脂饮食、长期坐位工作且缺乏运动的高危人群,可每5年做一次肠镜检查,每年做一次大便潜血检查和肛门指检。如果发现有肠息肉则必须高度重视,因为80%的大肠癌都是由息肉演变而来。从息肉到癌变需要3年~5年,如能在癌变之前进行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刘洋整理)
原文链接:http://wsjkw.gxzf.gov.cn/ggfw_49562/zsyd/yfzs/t2437075.shtml
上一篇:摆脱湿疹 先让脾胃壮起来
下一篇:一招一式就能养五脏
最新信息
- 2025-01-07“复粒稻遗传奥秘破译”入...
- 2025-01-07省药监局组织召开药品监管...
- 2025-01-06省药监局核查中心召开党员...
- 2025-01-03国家医疗保障局举行宪法宣...
- 2025-01-02国家药监局召开年轻干部教...
- 2024-12-31市卫生健康委召开2024...
- 2024-12-30植物奶食用与营养品质评价...
- 2024-12-302024李时珍中医药大会...
- 2024-12-25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