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医药文化 造福枸乡人民
发布时间:2024-01-13作者:佚名 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宁县中医医院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 康复为一体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现有职工318人,设有内科、 外科、儿科、妇科等19个门诊科室和针推科、外科、妇产科、 儿科、康复科等八个病区。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单位、全国 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 荣誉称号。今年以来,中医院积极扛起推广中医适宜技术临床 应用的主体责任,利用中医适宜技术在疾病治疗、预防保健、 养生康复、亚健康理疗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推中医适宜技术, 强医务人员技能,解广大患者之困,打造中医药特色品牌,增 强全县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建设健康中宁、幸福中宁、美丽中宁谱写了中医院新篇章。
一、咬定青山不放松,着力夯实中医发展基础。紧紧抓住 中医药振兴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正迎 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机遇,致力于振兴发展杞乡中 医药事业的思路目标,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卫生健康行 政主管部门的支持,成立了县卫生健康局局长为组长,县卫生 健康局副局长和中医医院书记、院长为副组长,县中医医院领 导班子及临床科室主任为成员的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领导小 组,抽调中医药骨干人员组成强有力的推广技术团队,明确了职能、职责和任务。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领导小组,聚焦中医药服务“主阵地”,做强中医药创新“主引擎”,强化中医 药改革“主抓手”,着力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年初,县中医 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适宜技术水平进行摸底,根据乡镇 卫生院、村卫生室的现状和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需求,投资 51万元为全县155个村卫生室购置中医诊疗设备四件套620件 (按摩床、火罐、TDP和艾灸仪),指导3家村卫生室建成标准 化中医阁,全县中医馆建设实现了全覆盖。持续完善以县中医 医院为龙头、以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以村 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网底的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引导更多中医优质资源下沉,推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档升级,补齐基层服务短板,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上名中医,基本 实现了基层中医药服务提供全覆盖,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乡镇卫生院能够规范开展6类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100% 社区卫生服务站、80%以上村卫生室能够规范开展4类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二、打铁尚需自身硬,着力锻造中医药技术推广铁军。秉 承培养造就高素质、高水平团队提供高质量、高技能服务的初 心,让团队每一个成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通过建立实行“五个机制”,体现团队成员服务水平,彰显中医药技术的特效,满足全县人民的实际需要。 一是实行中医药技术指导机制。按 照县乡村一体化发展原则,充分发挥县中医医院中医药健康服 务龙头作用,科学制定了《中宁县2023年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方 案》《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范》《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常见病》(感冒、腰痛等15种疾病手册及操作视频二维码),通过组织医务人员培训学习,熟练掌握和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使广大 人民群众能方便享受到“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截 至目前,已完成14家乡镇卫生院及辖区所有卫生室700余人次 火针疗法、DTP、 拔罐等四类六项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二是实行 中医药技术帮带机制。实施“五有”人才工程,充分发挥名老 中医“传、都、带”作用,建立国医堂、名老中医专家工作室、 劳模工作室、基层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全面提升年轻医师 中医基本理论和中医辨证施治能力,目前,医院具有第六批全 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人,全区名老中 医1人,塞上名医2人,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利 用“千名医师下基层” “凡晋必下”等行动计划,开展门诊、 中医适宜技术、慢性病指导等技术都带,截至目前,接收基层 医务人员来院学习进修7人次,有效提升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 力 。三是实行中医药适宜技术专题培训机制。制定专题培训计 划,打造集技术培训、技术实操平台为一体的中宁县中医适宜 技术推广中心,开展“每月一讲”大课堂,邀请知名专家和高 职称人才讲授新知识和新技能,提高中医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 由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村卫生室每月推荐15名 医护人员到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集中培训3天,在县中医医 院进行实操学习2周,培训周期结束后对培训人员进行考核, 现已开展10场次中医技术类别专题培训,培训基层医护人员150 名。四是实行中医药技术定点指导帮扶机制。 在全县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较好的乡镇卫生院建立推广技术小组,负责辖区内村卫生室人员的培训指导,对乡镇卫生院中医药骨干人员进行技术指导的同时、采取“技术进村”的方式、每周组织技术小 组骨干4—6人到喊叫水乡、自马乡卫生院及村卫生室进行坐诊 和道宜技术指导,1人长期定点帮扶长山头农场医院进行中药饮 片及适宜技术指导。 五是实行薪酬发放激励机制。 健全体现中 医药特点的公立医院绩的专校机制、常态化推进公立中医医院 绩炉考核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中医医疗机构、特色人才、 临床疗收等考核评价体系,制定了《中宁县中区医院中医道宜 技术培训人员薪酬方案》、将会首病、首好病作为中医医师主 要评价内容、考核结果与奖励性绩成挂纳,每月对参与中医道 宜技术培训的推广技术小组人员进行考校、控照考核结果控月 发放薪酬、充分调动推广技术小组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 造性、增强培训效果和项目的延续性、戴至9月底、实际发护培训绩效2.76 万元。
三、真情服务解民忧,着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坚持人民至上、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为人民群众解决病痛之患难,建立了以具中医医院为龙头、综合医院中医科室为骨干、基层 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中医门诊部和诊所为补充的中医药服务 网络体系,基本实现基层中医药服务提供全覆盖,实行患者“通 治”、专家“通享”、设备“通用”、技术“通行”的四通一 体化推广模式,安排3名中医骨干每周在长山头农场医院、白 马乡卫生院、喊叫水乡卫生院定期坐诊。组织熟练掌握毫针、 麦粒灸等15种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乡镇卫生院中医骨干利用 “中医馆”坐诊服务,组织熟练掌握找罐疗法、电针疗法等6种以上中医适宜技术的村医进家入户为患者上门服务。真切的关怀、精湛的技术、热心的服务赢得了全县人民对中医院和中 医药技术推广人员的载誉,截至目前,中医院业务量不断攀升, 前三季度中医院业务收入达到6278.67万元,较之上年度增加 了15.89%,住院患者达到9007人,门诊诊疗人次20.32万人;乡镇卫生院中医骨干利用“中医馆”坐诊服务49.86人,村医 上门服务患者24.28万人次,既有效提升了医院和医务人员的 声誉,服务了人民群众,又切实解决了群众的实际困难,享受到了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带来的红利。铁肩担道义,耕耘惠民生。在新时代振兴中医药普惠事业 的征程上,中医院将担负上级组织的重托,承载杞乡人民的厚 望,在推广中医适宜技术上推陈出新,在服务人民群众上精益 求精,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党的温暖,享受到中医技术的实惠,让中医院在弘扬中医药文化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原文链接:http://wsjkw.nx.gov.cn/xwzx_279/sxdt/202401/t20240102_440364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1-07“复粒稻遗传奥秘破译”入...
- 2025-01-07省药监局组织召开药品监管...
- 2025-01-06省药监局核查中心召开党员...
- 2025-01-03国家医疗保障局举行宪法宣...
- 2025-01-02国家药监局召开年轻干部教...
- 2024-12-31市卫生健康委召开2024...
- 2024-12-30植物奶食用与营养品质评价...
- 2024-12-302024李时珍中医药大会...
- 2024-12-25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