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共享“健康红利”——透过百姓就医变化看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
发布时间:2024-03-01作者:佚名 来源: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以前找杨华升主任看病要去北京,现在好了,不用走出沧州,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北京专家的诊治。”前不久,市民马先生一早来到沧州市中心医院博施中医文化馆,当天是北京佑安医院主任医师杨华升来这里出诊的日子。
博施中医文化馆自去年10月开馆以来,定期邀请北京佑安医院主任医师杨华升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于国泳出诊,吸引了很多慕名前来的狮城百姓。“我这几年因为肝病一直找杨华升主任诊治,过去都是定期去北京,耗费了很大的时间精力。”马先生说道,“现在杨主任基本每周六都来这里坐诊,我不用再舟车劳顿往返北京,挂号也比北京便宜,真是太方便了。”
如今,对沧州百姓来说,在家门口看名医已成了“家常便饭”。如果把时间回溯到十几年以前,不难想起,当年沧州老百姓但凡有点儿“大毛病”,往往只能去北京、天津等外地的大医院就医。2014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犹如春雷,不仅打开了沧州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眼界,也开拓出一条站在“巨人”肩膀前进的新路径。十年间,我市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机遇,着力解决群众异地就医、看病难等问题,不断完善优质医疗资源布局,看得见、摸得着的惠民实效,增强了人民群众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获得感和认同感。
目前,沧州市中心医院与北京安贞医院、沧州市人民医院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沧州市妇幼保健院与天津市儿童医院、黄骅市人民医院与天津市眼科医院成为第一批京津冀医联体。此外,全市共有25家医疗机构与京津208家医疗机构实现30项影像检查资料互认共享。
资源共享的快步推进,离不开制度保障。市民李先生退休前在北京铁路局天津机务段工作,参保地是天津市。“过去我在沧州住院治病,所有费用都要先自己垫付,报销时要拿着病历、诊断证明、住院明细等材料,到北京铁路局天津机务段驻沧办事处备案,然后等20多天才能拿到报销的费用。”李先生说,“现在我在沧州看病住院,出院当天用社保卡就能结算报销,还不降比例。”
从去年4月起,京津冀三地全面取消异地就医备案。目前,京津冀49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65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
随着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不断推进,我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和专科能力建设步入快车道,着力培育了一批医疗骨干、学科带头人和医学领军人才,打造出妇产、骨科、心脑血管等一批具有特色的“专科品牌”。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深化京津冀医疗卫生项目合作,全方位提升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水平,让更多狮城百姓享受到京津冀医疗保障协同发展释放的‘健康红利’。”
原文链接:http://wsjkw.hebei.gov.cn/sxdt/401721.j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2-07北京市广告监测报告(20...
- 2025-01-07“复粒稻遗传奥秘破译”入...
- 2025-01-07省药监局组织召开药品监管...
- 2025-01-06省药监局核查中心召开党员...
- 2025-01-03国家医疗保障局举行宪法宣...
- 2025-01-02国家药监局召开年轻干部教...
- 2024-12-31市卫生健康委召开2024...
- 2024-12-30植物奶食用与营养品质评价...
- 2024-12-302024李时珍中医药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