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个名字66份爱
发布时间:2024-03-08作者:佚名 来源: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任,护士长,我们送锦旗来了。”近日,在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血液净化室门口,10多名患者家属隔着门招呼着。“代秋霞、刘建国、王小仙……”鲜红的锦旗上挂着一张红纸,上面整整齐齐印着66个患者的名字。
“我们都是患者家属,新的一年,我们一起商量着做了面锦旗。真的很感谢他们,像家人一样关心我们。”一名患者家属激动地说。血液净化室主任苑磊、护士长刘同芬接过锦旗,幸福的笑容洋溢在脸上。
为透析患者建一个“家”
王大爷和张阿姨的名字在锦旗红纸上的中间位置,他们是到血液净化室接受血透的一对夫妻。两年前,83岁的王大爷因为高血压肾损害进行透析治疗,由于住在博野县,每次透析都需要孩子接送。3个月前,张阿姨因为糖尿病肾病,也在医院开始进行透析。两位老人都需要透析,这可愁坏了孩子。血液净化室考虑到两位老人的情况,安排他们同一时间进行透析。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血液净化室还有父子、母女、叔侄的透析搭档。
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血液净化室透析的患者近300人,医护人员用心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在患者透析时,我们需要在床旁监测数值,进行护理,每小时监测记录生命体征等,遇到进行无肝素透析的特殊患者,每30分钟要进行一次冲管。”血液净化室护士吴宁说,“因为患者一透析就是4个小时,所以我们都是‘足不出户行万步’。”
“在日常宣教中,我们经常提醒患者要关注血压、心脏功能,看看爬两三层楼是不是心慌气短;关注血红蛋白、血铁蛋白、骨质疏松指标,防止营养不良。”刘同芬说,“通过医患及时沟通,共同做好药物治疗、饮食及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正常工作、参与社会生活,并从中获得自信,活出精彩的人生。”
定期举办肾友会,组建肾友互助群,让曾经的陌生人成为“一家人”,分享经验;透析患者进院高峰期专梯专用,提供免费停车服务;多科室多部门协调紧跟为患者讲解最新医保报销政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在改善透析患者就诊体验上不断发力。
一个治疗过程要喊上百声“大爷”
2月18日清晨6时,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11层的电灯陆续亮了起来。准备用物,开机自检,查看患者医嘱、透析模式及特殊用药,血液净化室的护士们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7时整,患者陆续来到科室,54台机器也陆续开机。护士协助医生监测压力值、超滤量参数,调整抗凝剂用量……
“大爷,来,先测个体重。”“阿姨,早上吃饭了吗?”在治疗开始前,护士李娜都会对患者重复这些内容。
“听着就是唠家常,但其实我们是通过聊天来观察患者病情和心情。如果患者没吃饭就需要格外关注,防止出现低血糖。”李娜说,“了解血透患者近况,并在治疗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醒,有时候一个治疗过程下来,往往要喊上百声‘大爷’。”
今年50岁的老张至今已在血液净化室透析了10年,和这里的医护人员处得就像一家人。几年前,老张不幸遭遇车祸,高位截瘫,并由于创伤后应激障碍患上幽闭恐惧症。“遭遇这么多变故,我觉得生活一片灰暗,没有任何希望。”老张说。
得知老张病情的特殊性后,血液净化室安排固定的医生和护士对他进行治疗,并特意选择安静的位置让他透析。在家属和医务人员的不断鼓励下,老张的治疗效果越来越好。
“《繁花》看了吗?”李娜和老张交流着最近的热播电视剧,以转移他的注意力,安抚他的情绪。
每周3次、每次4个小时的透析,老张坚持得很好,他的热情也影响着其他病友。“情绪和心态最重要。”在肾友会上,老张和肾友们分享了经验。
忙完一天的治疗,帮患者称完体重、做好记录后,李娜和同事们一起整理血透室物品、消毒。“大多数日子都是这样重复,感觉挺累的。”李娜说,“可患者的一句感谢、一个微笑甚至一个眼神儿,让我觉得这一切都值得。”
原文链接:http://wsjkw.hebei.gov.cn/sxdt/401942.j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2-07北京市广告监测报告(20...
- 2025-01-07“复粒稻遗传奥秘破译”入...
- 2025-01-07省药监局组织召开药品监管...
- 2025-01-06省药监局核查中心召开党员...
- 2025-01-03国家医疗保障局举行宪法宣...
- 2025-01-02国家药监局召开年轻干部教...
- 2024-12-31市卫生健康委召开2024...
- 2024-12-30植物奶食用与营养品质评价...
- 2024-12-302024李时珍中医药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