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健康食品在线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消费监督 > 慢性肾脏病患者 请好好照顾自己|世界肾脏日

慢性肾脏病患者 请好好照顾自己|世界肾脏日

发布时间:2024-03-15作者:佚名 来源: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3月14日是世界肾脏日。

  慢性肾脏病已成为全球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早期慢性肾脏病患者常无临床症状,不易被诊断。多数中晚期慢性肾脏病患者确诊时已失去了防治疾病进展的最佳时期,因此延缓慢性肾脏病的疾病进程及并发症的发生迫在眉睫。但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存在较多痛点和难点。

  怎样早期发现肾脏病

  绝大多数慢性肾脏病患者早期无症状,因此,体检是早期发现慢性肾脏病的重要方法。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肥胖、服用肾毒性药物等是慢性肾脏病的高危因素。存在相关高危因素的人群应该每半年至一年做一次肾脏病相关检查(尿液检查、血肌酐检查、肾脏超声等)。

  没有慢性肾脏病高危因素的成年人也应定期参加体检。如果首次体检没有发现肾脏病,则可1~2年做一次肾脏病相关检查。

  有慢性肾脏病相关症状者,如泡沫尿、尿颜色变深、水肿、血压高、尿量减少等,需要及时就诊。

  如何做好健康管理

  慢性肾脏病患者做好健康管理可以延缓慢性肾脏病恶化速度,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做好饮食管理

  慢性肾脏病患者应遵循“低钠、低蛋白、低嘌呤、低钾”的饮食原则。

  建议每天盐摄入量<5克。

  不吃动物内脏,少吃海鲜,不喝啤酒。

  肾功能不正常或服用普利类降压药物(ACEI)、沙坦类降压药物(ARB)的患者要低钾饮食,不吃橘子、香蕉等富含钾的食物,也不要吃低钠盐(含有钾)。

  戒烟

  吸烟可能通过引起交感神经系统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化,加剧高血压、组织缺氧、肾脏小血管壁增厚,加速慢性肾脏病病情进展。因此,慢性肾脏病患者要戒烟。

  不使用“伤肾药”

  慢性肾脏病患者不要使用具有肾损害作用的药物(俗称“伤肾药”),例如静脉使用庆大霉素、长期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等。

  不使用劣质美白产品

  不合格的美白产品汞含量超标,可能引起汞中毒相关性肾小球病。

  控制好血压

  控制好血压可以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速度并减少心血管并发症。

  有蛋白尿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首选普利类或沙坦类降压药,控制血压<130/80毫米汞柱;血压难控制的患者,注意做肾动脉彩超排除肾动脉狭窄等可逆转性原因;合并水肿的患者,适当使用利尿剂治疗,有助于控制血压。

  规范治疗基础疾病

  慢性肾脏病患者应该每1~3个月到医院复查一次。

  对于糖尿病、肥胖、病毒感染相关性肾病(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狼疮性肾炎、肾小球微小病变、膜性肾病等基础疾病,规范治疗可以明显地延缓疾病进展速度。

  有一些疾病的部分患者,如肾小球微小病变、膜性肾病、病毒感染相关性肾病患者,经过规范治疗还可以获得临床治愈。

  降低蛋白尿水平

  蛋白尿是慢性肾脏病的常见表现及肾脏病进展的高危因素,降低蛋白尿水平并长期维持,对慢性肾脏病的疾病控制和远期预后有重要意义。例如,蛋白尿>0.5克/天的患者可以使用普利类降压药或沙坦类降压药,以降低蛋白尿水平。

  近年来研究发现,列净类药物(SGLT-2抑制剂)不仅可以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蛋白尿水平,也可以降低IgA肾病(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一种类型)等非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蛋白尿水平。因此,使用普利类和沙坦类药物控制仍不达标的患者也可以使用列净类降糖药来降低蛋白尿水平。

  规范治疗合并症

  慢性肾脏病患者要规范治疗肾性贫血、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等慢性肾脏病的合并症。


  


原文链接:http://wjw.shanxi.gov.cn/zfxxgk/fdzdgknr/jkzx/202403/t20240314_951948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食品安全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健康食品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宝珍品中医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健康食品在线网 jksp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21927号-88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326133605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

北京宝珍品中医医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