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健康食品在线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政策法规 > 《健康中国行动——糖尿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解读

《健康中国行动——糖尿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解读

发布时间:2024-07-29作者:佚名 来源: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一、《实施方案》的起草背景是什么?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四大类慢性病之一,也是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糖尿病并发症累及血管、眼、肾、足等多个器官,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给人民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糖尿病防治工作,将糖尿病纳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等重要政策文件,并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15个专项行动中设立“糖尿病防治行动”,明确提出工作目标,到2030年,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知晓率达到60%及以上;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70%及以上;糖尿病治疗率、控制率、并发症筛查率持续提高。

  国家卫生健康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持续完善慢性病防治政策支持体系。统筹各方资源,加强与相关部门合作配合,深入研究完善综合防治策略,持续推进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科普宣教、早期筛查和干预、健康管理等工作。为进一步细化《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任务目标,明确工作路径,切实保障糖尿病防治行动落地生效,制定本方案。

  二、《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包含什么?

  《实施方案》明确了2024—2030年糖尿病防治工作的总体要求,提出要坚持预防为主,创新医防融合机制,以基层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强化政府、部门、社会、个人责任,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形成有利于糖尿病防治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降低因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导致的死亡和伤残,提升人民群众健康素养水平。《实施方案》提出了到2030年糖尿病防治工作需达到的目标,并围绕工作目标提出具体工作措施。

  一是加强危险因素控制,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开展糖尿病防治全民教育,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建设健康支持性环境,加强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糖尿病健康促进。

  二是强化糖尿病防治体系,夯实医防融合工作机制。推动糖尿病防治机构能力建设,强化糖尿病医防融合工作机制,推动分级诊疗。

  三是实施糖尿病筛查和健康干预,强化筛查长效机制。加大糖尿病筛查和干预管理力度,优化糖尿病筛查管理模式,加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筛查和干预管理。

  四是提升糖尿病诊疗能力,优化诊疗模式。加强诊疗规范化管理,完善诊疗质控体系,优化诊疗模式。

  五是规范糖尿病健康管理,提升健康管理水平。规范糖尿病健康管理,加强“三高共管”;提升基层健康管理能力;推广健康管理新技术。

  六是加强中西医结合,发挥中医药独特作用。提升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能力,强化糖尿病中医药预防及早期干预。

  七是开展糖尿病综合监测,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强糖尿病防治综合监测,提高监测效率和质量,加强有关疾病负担评估。

  八是实施综合保障,减轻群众就医负担。采取综合医疗保障措施,提高糖尿病药物供应保障水平。

  九是实施重大科技攻关,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加强糖尿病防治研究和协同网络建设,集中力量加快科研攻关,加强糖尿病防治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三、《实施方案》有哪些保障措施?

  为保障各项目标的实现,《实施方案》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切实提高认识,发挥主导作用,建立糖尿病防治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密切协作配合,将糖尿病防治与健康中国各专项行动有机融合、一体推进;加强动态评估,对防治工作成效突出的,及时总结经验做法,广泛宣传和推广。

  

  相关链接: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糖尿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的通知

  


原文链接:http://wsjkw.hebei.gov.cn/zcjd/405009.j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食品安全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健康食品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宝珍品中医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健康食品在线网 jksp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21927号-88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326133605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

北京宝珍品中医医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