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健康食品在线网!

当前所在:首页 > 产业联盟 > 海北刚察:“六强化”聚力打造综合医改刚察新样板

海北刚察:“六强化”聚力打造综合医改刚察新样板

发布时间:2024-11-12作者:佚名 来源: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近年来,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始终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问题。

  强化高效推动,确保组织、政策、投入保障到位。着力构建上下贯通的组织推进体系,加强统筹协调,蹄疾步稳推进。一是将综合医改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乡村振兴发展规划、改革重点工作任务,及时调整完善了由县委、县政府“一把手”为组长、分管县级领导为副组长的医改领导小组,并与各成员单位在年初签订了医改工作责任书,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推动任务落实。二是坚持“三医”联动,注重制度创新和政策衔接,制定出台《刚察县进一步推进县域紧密型医疗共同体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及13个配套方案,《刚察县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示范县实施方案》等多个政策文件,为全县医改工作整体推进提供支撑。三是集中资源集中力量,不断加大医改资金投入力度。2020年至2023年,实现医疗卫生投入4.37亿元,年均增长27.84%,2023年县财政筹措资金1000万元,统筹用于“仁青佐太”炮制、医疗设备购置等,并将村医养老保障、名老藏医师带徒、公立医院院长管理年薪等纳入县级财政预算,持续推进医疗卫生能力建设,为综合医改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强化机制联动,就医诊疗新格局逐步形成。坚持居民自愿、政策引导、机制创新原则,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模式。一是进一步完善议事规则,实行“三议一通过”,制定《刚察医共体财务制度汇编》《刚察县医共体内部管理制度》《刚察县医共体医疗管理制度》等制度,推行人员、财务、资产、药品、业务、信息“六统一”管理,进一步统一了医共体内制度、药品耗材目录、诊疗规范等。二是以区域危急重症患者得到最及时、最快捷、最规范救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成功建设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新生儿救治等急诊急救“五大中心”,与辖区乡镇卫生院联动,构建起院前院内急危重症救治一体化救治模式。县人民医院顺利通过国家级胸痛中心基层版认证,并建成胸痛中心(MDT)诊疗工作室,2023年,共诊治胸痛236例、创伤2411例、卒中30例,未发生1例因脑梗、心梗溶栓不及时而死亡的病例。三是建立远程心电、远程影像、远程检验和消毒供应四大中心,为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临床检验检测标本1070份,出具医学影像诊断报告和心电诊断报告120份,实现医共体内信息互联互通。四是基层慢病诊疗质量实现同质化管理,实施统一药品目录,慢病患者下转基层用药有保障,目前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两病”用药分别达到20种和10种以上。

  

  强化能力建设,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学科、人才队伍和信息化为支持,以医疗质量、医疗服务、医院管理提升为重点,不断推进县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和管理能力再上新台阶。一是县医共体牵头医院建设了10个重点特色专科,呼吸内科、急诊科、儿科、检验科通过省级专科评审,先后开展了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卵巢囊肿剔除术、无痛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术等30余项新技术,部分技术走在全州前列。县中藏医医联体牵头单位在持续抓好药浴科、外治科“省级重点专科”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打造老年病科、“治未病”科、藏医妇科3个特色重点专科,成为县常见病多发病中藏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基地,目前已开展20类36项藏医药特色诊疗技术和12项特色护理技术。二是持续推进“名医、名科、名院”建设,建成娘吉旦增“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个,日均诊疗人次30余人,通过名老藏医“师带徒”培养藏医骨干人才9名;建成“全州名医工作室”1个,开展小针刀疗法、穴位埋线疗法、梅花针疗法和三伏贴疗法等58项中医特色适宜技术。积极打造疼痛诊疗中心,大力开展宫氏脑针疗法并成功治疗近千人次。三是与省内外优秀医院等签订帮扶工作协议书,量化对口帮扶目标,通过一系列帮扶措施,不断提高县医疗服务能力。四是健全以公益性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落实“两个允许”、着力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完成县内2所公立医院绩效发放工作,共发放绩效工资345万元。

  

  强化制度保障,落实医保医药政策。增强医保、医疗、医药联动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保障群众获得高质量、有效率、能负担的医药服务。一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长效机制,规范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行为,保证药品和医用耗材质量及供应,实现县域医共体内统一组织、统一制度、统一目录、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和统一结算。二是全力实施DRG付费改革三年行动,病种覆盖率达到80%,医保基金支付覆盖率达到50%,达到了“群众得实惠、医院受鼓舞、医保能承受”改革目的,实现医保患三方共赢。三是将费用控制纳入医院改革和管理目标,加大“合理治疗、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制度执行力度,严格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各医疗机构以治疗、检查、用药为重点,明确控费指标,严查过度施治行为,定期公示各类控费指标,促进控费措施的落实。2023年,县公立医院基本药物使用金额占比为50.23%,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金额占比达到70.69%。

  

  强化服务质效,促进中藏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建立起以县藏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中藏医馆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的中藏医药服务体系,切实缓解了农牧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看病贵的问题。一是立足“名医、名师、名院”建设,将县藏医院作为推进中藏医药发展的主阵地,在持续抓好特色重点专科建设的同时大力推广中藏医适宜技术。2023年,新增脉泻疗法、金刚尤撅、木敷疗法等6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临床效果显著的特色疗法;县人民医院开设中医住院服务,中医夜间护理门诊;全县8所乡镇卫生院中藏医馆全覆盖,34所村卫生室均能提供中藏医药服务,为基层群众就近得到便捷、优质、有效的中藏医诊疗服务提供了坚强保障。二是全力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积极打造“藏医药浴小镇”,成功炮制藏药“仁青佐太”70公斤,配制出10种珍宝类名贵藏药,生产的123种藏药制剂全部通过省药监局审批并取得备案批号,106种藏药制剂纳入医保目录,并在乡村两级调剂使用,建成藏医药浴主题博物馆筹备展厅,进一步拓展藏医药服务模式。三是成功举办“全省藏医药浴主题学术研讨会暨海北州第四期祁连山中藏医药大讲堂活动”“哇勒玛温泉群专家鉴别论证及现场体验活动”“藏医药产业发展暨医保助推‘藏医药浴小镇’建设工作研讨会”等中藏医药大型活动和会议,为广大中藏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和交流平台,展示了县中藏医药资源、藏医药浴文化和历史渊源。

  

  强化贯通融合,持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强化大卫生、大健康理念,着力构建现代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一是充实家庭医生队伍,下沉优质医疗资源,形成“县—乡—村”三级家庭医生团队,推行“县级专家+全科医生+公卫专干+乡村医生”的医防融合签约服务模式,共组建28支家签团队。特别是还创新开展家庭医生进村入户签约履约模式,主动上门,提供精细化服务,实行片区网格化管理,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及首诊率。截至目前,全县重点人群签约率达100%,履约率达100%,一般人群签约率达88%,履约率达100%。二是系统推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改革,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体系,挂牌成立刚察县疾控局,成功举办“海北州2023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暨质量管理基层能力提升培训班”“2023年地方病防治知识培训班”等,有效提高县乡村三级医务人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三是制定印发《2023年度刚察县爱国卫生运动实施方案》《刚察县爱国卫生长效管理机制》等文件,进一步明确国家卫生县城复审重点工作任务,严格按照属地化管理落实责任,实行分片包干,把环境整治工作确定为镇村“一把手”工程,层层落实责任,并动员各村结合县委“一核五队”工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原文链接:https://wsjkw.qinghai.gov.cn/zwxx/szdt/202401/t20240109_21302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食品安全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健康食品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宝珍品中医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健康食品在线网 jksp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21927号-88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326133605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

北京宝珍品中医医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