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健康食品在线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行业项目 > 融汇国际视野 共话岐黄未来

融汇国际视野 共话岐黄未来

发布时间:2024-11-18作者:佚名 来源:江西卫生健康委员会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青年学者论坛开幕式

  近日,由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山东中医药大学指导,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联合主办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院)首届青年学者论坛开幕。本次青年学者论坛以“融汇国际视野,共话岐黄未来”为主题,分设心血管方向、脑病方向、骨伤方向、妇产生殖方向、老年医学方向、外科方向、肿瘤方向、耳鼻喉方向、超声影像方向、科研方向10个分论坛。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明在论坛开幕式上表示,全省卫生健康系统近年来将中医药人才工作摆在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位置优先推动,大力实施“人才兴鲁、人才强卫”战略,深入实施医疗卫生领域泰山、齐鲁人才工程,聚力打造“国字号”高能级人才平台,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奋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致力于打造更具吸引力、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发展高地。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作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全省中医“龙头”机构,肩负着引领发展的重要使命,正以全面塑构一链六层的人才“全链条”式引、育、服、用体系,加快夯实中医药振兴发展人才支撑。山东省卫生健康系统将为广大中医药领域青年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凝智聚力,共同书写中医药事业的新篇章。

  山东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金锋在致辞中表示,医院坚持把人才作为创新发展的最强驱动、最大引擎,大力实施“人才强院”“科教兴院”战略,为各类人才提供最大诚意、最好资源、最优服务,以科技创新凝聚最佳团队、最强动能、最大潜力。医院将持续搭建延揽英才的广阔舞台,畅通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完善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营造名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走出一条以人才引领、创新驱动为鲜明特征的高质量人才科技发展之路,与海内外英才双向奔赴、携手同行,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山东省委组织部人才工作二处处长刘炳宏在会上作了全省人才政策解读,全面展示了山东省为青年人才搭建的广阔舞台。他表示,山东省将聚焦布局一流平台,构建最优人才生态,并提供更加灵活开放的人才引培政策,努力推动青年人才集聚。

  在会议交流环节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作了题为“中西医结合创新范式”的讲座,从中医辨治模式和用药思路的角度出发,利用现代医学、药学研究的新成果,提出了中医临床辨治新模式——态靶辨治。“泰山学者攀登计划”特聘专家、岐黄学者、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王振国作了题为“齐鲁文化与齐鲁医派”的讲座。长江学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天津大学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副院长许敏鹏作了题为“无创脑机接口及其临床应用”的讲座。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山东大学教授姜新义作了题为“核酸药物可控递送与应用”的讲座。山东中医药大学人事处处长张宏萌和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邓华亮分别介绍了山东中医药大学和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人才引培政策。

  山东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立祥,山东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祝秀,山东省科技厅科技人才工作处处长王婷,山东省卫生健康委人才与交流合作处处长郑海涛,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闫雪生出席会议。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领导班子成员,职能部门科级以上干部、临床医技科室主任及业务骨干,人才项目入选者,近5年入职的博士人才,以及来自海内外的百余名青年博士、博士后、科研工作者参加主论坛。会议主论坛在网络上进行了同步直播,超4万人次线上参会。

  (杨洁)

  图片由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提供

  链接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院始建于1955年,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省级中医医院之一。经过近70年的发展,医院现已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是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连续5年在全国三级公立中医院绩效考核中位列A﹢等级,位居山东省首位,2020年度位列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第6名,2022年获山东省委、省政府“人才工作表现突出单位”通报表彰。

  医院现有趵突泉、千佛山两个院区,占地面积近12.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0余万平米,开放床位3100余张。医院现拥有国医大师荣誉获得者2名、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1名、全国名中医5名、岐黄学者2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5名、泰山学者特聘专家5名、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8名、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28名、山东名老中医23名、山东名中医129名。医院现有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博士研究生导师148名,硕士研究生导师658名。医院还建有2个国医大师工作室、5个全国名中医工作室、29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5个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2个齐鲁医派学术流派工作室、1个全国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1个龙砂学派工作站。

  医院现拥有教育部重点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11个、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2个,山东省教育厅重点学科6个,山东省卫生健康委重点学科3个,山东省中医药重点学科12个。近5年来,医院共主持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67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4项、省部级课题153项,授权发明专利149项。医院共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261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励33项,包括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项。医院设有9个临床教研室,有博士点7个,硕士点覆盖临床各学科。医院有4个省一流课程、2个校一流课程、2个校级思政示范课,是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每年接收国内外各类进修人员千余名。


原文链接:http://hc.jiangxi.gov.cn/art/2024/11/18/art_38021_506307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食品安全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健康食品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宝珍品中医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健康食品在线网 jksp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21927号-88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326133605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

北京宝珍品中医医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