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新质生产力,北大医院签约7000万创新药转化项目!
发布时间:2024-12-17作者:佚名 来源: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12月12日,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主办、北京市医药卫生科促中心承办的2024年度“首都医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优促计划”工作总结会成功举办。会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与百洋医药集团签署了关于“靶向整合素小分子抑制剂项目”的合作协议。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钟东波,北京市医药卫生科技促进中心主任张静波,北大医院副院长李建平,百洋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裁宋青等嘉宾出席签约仪式。
本次合作包含了靶向整合素小分子抑制剂在全球专利、临床开发与注册、生产和市场销售的独家权利。双方就该药物的前期研发、生产及后期药物商业化等方面达成了一致,合同总额超7000万元。这也是北大医院临床研究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成立以来,科研创新转化工作的重要里程碑。
北大医院副院长李建平表示,医院始终以推动患者获益为目标,长期致力于医学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相结合,希望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将基础研究与产业资源紧密结合,通过优势互补进一步加快药物研发的进程,推动成果早日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为广大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
百洋医药集团宋青总裁表示,医学进步离不开基础研究的持续探索与产业力量的深度参与。本次合作是百洋聚焦临床实际需求、携手国家级科研院校挖掘源头创新的又一重要实践。百洋将与北大医院团队通力合作,为项目推进提供全方位支持,以前瞻性的布局推动中国医药创新真正惠及患者、造福社会。
前列腺癌是全球男性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也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且近年来发病率正逐年攀升。对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是首选方法,但大多数患者在治疗12至24个月后会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CRPC患者平均生存期仅为2至3年,且约90%的患者伴有骨转移。因此,如何解决前列腺癌治疗药物的耐药性以及骨转移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
整合素是克服肿瘤多重耐药和转移的非常有前景的靶点,但尚无获批上市的抗肿瘤药物。目前临床阶段的在研药物主要是抗体类及基于RGD序列的多肽类药物,由于该类药物可诱导整合素受体构象转为部分活化状态,加重促血管新生等不良反应的发生,阻碍其临床进展。开发非RGD序列的靶向整合素的小分子药物是靶向整合素疗法的前沿方向。
北大医院崔一民/庞晓丛团队经过多年研究,基于虚拟筛选、表面等离子共振、微量热泳动、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技术发现了高亲和力的非RGD序列的双重靶向整合素αvβ3和α5β1的小分子抑制剂,该抑制剂能够有效抑制前列腺癌耐药及骨转移进展,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该抑制剂有望为解决CRPC的耐药性和骨转移问题提供新的临床治疗方案。该项目成果获得第三届首都医学创新与成果转化项目展示与科技评价活动一等奖、首届首都医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优促计划赋能项目等多项奖励。
北大医院依托自身深厚的临床资源和科研基础,以及国家高水平医院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能力试点项目的支持,通过优化理念、完善制度、搭建平台等举措,重塑生产关系,积极拥抱新质生产力,推动医院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工作不断迈向新高度。
在具体实践中,北大医院建立了“临床研究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学科兼职技术经理人+第三方机构”的协同工作模式,成绩斐然,成为全市医疗机构中赋能项目获立项目最多的单位,被评为“优促计划优秀组织机构”、“优秀参展单位”。
“首都优促计划”北大医院立项名单
(以公示顺序排)
未来,北大医院临床研究成果转移转化中心也将持续做好科研创新成果转化工作,推动更多专科创新项目转化落地,以更好地服务临床,服务广大患者。
原文链接:https://wjw.beijing.gov.cn/xwzx_20031/jcdt/202412/t20241216_396665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1-07“复粒稻遗传奥秘破译”入...
- 2025-01-07省药监局组织召开药品监管...
- 2025-01-06省药监局核查中心召开党员...
- 2025-01-03国家医疗保障局举行宪法宣...
- 2025-01-02国家药监局召开年轻干部教...
- 2024-12-31市卫生健康委召开2024...
- 2024-12-30植物奶食用与营养品质评价...
- 2024-12-302024李时珍中医药大会...
- 2024-12-25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