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健康食品在线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质量安全 > 这个病毒可引发婴幼儿肺炎,冬春季常高发!

这个病毒可引发婴幼儿肺炎,冬春季常高发!

发布时间:2024-12-17作者:佚名 来源: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秋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尤其是对婴幼儿和老年人来说,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健康威胁。RSV是5岁以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毒,也是导致婴幼儿住院的主要病毒之一。一起来了解RSV,做好科学防护,从容应对!

  一、RSV是什么?它为何值得关注?

  RSV,全称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是一种主要引起人类呼吸道感染的RNA病毒。它对5岁以下儿童较为危险,特别是婴幼儿,因为感染后可能会引发从轻微感冒到重症肺炎的各种症状。

  1.感染特点:RSV不仅会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还可能深入到下呼吸道,引发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甚至累及其他脏器。

  2.何时高发:RSV在冬季和早春特别活跃,北方地区冬春流行,南方地区也可见于雨季潮湿气候,可在月子中心、幼儿园、养老院等儿童、老人聚集场所引起聚集性病例。

  二、RSV感染有哪些表现?

  RSV感染的潜伏期通常为2~8天,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非常相似,但部分患者病情可能加重,特别是婴幼儿等高危人群。以下是RSV感染的主要表现:

  1.轻度症状(多数情况):

  鼻塞、流涕、咳嗽、喉咙痛、伴或不伴发热、声音嘶哑等。

  2.重度症状(需警惕、及时就医):

  (1)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加重、喘息、呼吸急促、三凹征、鼻翼扇动或呻吟等。

  (2)喂养困难:婴儿可能表现为吃奶减少或异常哭闹。

  (3)精神状态:烦躁不安、嗜睡、昏迷等。

  在成人中,RSV感染通常表现为轻微感冒,但对于免疫力低下者和老年人,感染后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

  三、谁是RSV的“易感人群”?

  虽然所有人都可能感染RSV,但以下人群特别容易受到严重影响。

  1.婴幼儿:特别是2岁以下儿童,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

  2.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心脏病)的人群。

  3.免疫功能低下者:如器官移植患者、癌症化疗患者等。

  4.聚集性场所人群:如月子中心、幼儿园、养老院、儿科病房等易出现RSV聚集性感染。

  四、RSV是如何传播的?

  RSV的传播方式简单但“高效”,以下是常见的感染途径:

  1.飞沫传播: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时,病毒会通过飞沫传播到空气中,被他人吸入。

  2.接触传播:与感染者亲密接触或触碰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等,再接触眼睛、口鼻也可能感染。

  五、如何判断是否感染RSV?

  在呼吸道感染高发的冬春季,特别是当婴幼儿出现咳嗽、喘息、伴或不伴发热等症状时,都应警惕RSV感染的可能。如果是以下情况,应尽快就医:

  1.症状持续加重,如明显喘息或呼吸急促。

  2.婴儿出现喂养困难、精神萎靡。

  3.老年人伴随原有疾病加重(如慢性咳嗽、呼吸困难)。

  医生通常会根据流行季节、临床表现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核酸检测等)来确诊是否感染RSV。

  六、如何科学预防RSV感染?

  目前,全球尚无广泛使用的RSV疫苗,因此个人防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预防RSV的关键措施:

  1.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碰眼、口、鼻等。

  2.减少聚集:流行季减少带孩子去密闭拥挤场所等。

  3.保持环境清洁:定期清洁高频接触的物品、玩具等,开窗通风。

  4.提高自身免疫力:健康饮食,规律作息。

  5.保护易感人群:保护婴幼儿、老年人等高危人群,就诊时科学佩戴口罩。

  (来源:中国疾控中心)


原文链接:https://wjw.fujian.gov.cn/ztzl/jkjy/wsrxc/202412/t20241211_6590485.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食品安全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健康食品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宝珍品中医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健康食品在线网 jksp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21927号-88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326133605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

北京宝珍品中医医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