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健康食品在线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人才服务

全域布局、全面响应、全程保障——十五运会开幕式医疗卫生保障任务顺利完成

时间:2025-11-15 作者:佚名 来源: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十五运会开幕式当天,市卫生健康委精益求精统筹全市共80家定点医院与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凝心聚力,通过“全域布局、全面响应、全程保障”的措施,织牢“5大体系、6类统一”保障屏障,用及时、有效、暖心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十五运会开幕式场馆内与城市侧涉及的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救治的“零延迟、零差错”,充分展现了广州医疗卫生领域的高超水平与良好的精神面貌,为开幕式的“简约、安全、精彩”顺利举办筑牢了健康防线,向党和国家递交了一份湾区广州医疗水平的满意答卷。

  一、指挥体系统揽全局,实现调度政令通行。根据“国家指导、省市融合、广州为主”的原则,成立由赖志鸿副市长为团队主任,省卫生健康委宋铁副主任、市执委会温炎基副秘书长、市卫生健康委陈斌主任为团队执行主任,省疾控局、市卫生健康委分管领导为团队执行副主任的开幕式医疗卫生保障团队指挥层;从广州赛区医疗卫生指挥中心人员中遴选18名优秀骨干组成执行层,建立了清晰的层级责任制和联络员制度,确保指令畅通、责任到人。针对开幕式、火炬传递、“双先会议”制定35个专项工作方案、5个应急预案与16类应急场景处置手册,细化突发事件急救处置流程。团队执行主任高位推动,通过日报、周例会、定期调度与综合演练等机制,从严从细严明工作纪律,推动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再检视、再复盘、再落实,确保认识到位、思想统一,传达及时、执行到位,构建了“统一指挥、分级负责、联动响应”的闭环指挥体系,确保赛事与开幕式实施城市侧、场馆侧“双轨制”无缝运行。

  二、救治体系保障全域,实现哨岗延伸末端。科学编制《院馆对接表》,明确80家定点医院与开幕式场馆、38家驻地酒店、10个远端集结点、“双先”接见活动会场、火炬传递路线、媒体中心、主运行中心等的对接关系。精心挑选10家全市顶尖医疗机构在奥体中心场内设立23个医疗保障点,采取2+3的模式建立40个观众席位网格急救员,派驻490名医疗保障力量,通过点面结合,有效将医疗资源延伸到观众末端。科学设计救治流程、转运路线、分类救治运行机制,实现伤病“及时发现、精准处置、瞬间转运”的机制。完善医疗调度室建设,引入视频系统、调度系统、通讯系统、重保系统与“三箱指挥屏”等高尖端科技,每天派驻调度员25名,实现医疗站点、网格点、城市侧等医疗资源的实时监控、调度指挥信息的及时下达与城市侧支援的同步启动。同时强化救护车与药品规范化管理,现场配齐普通运送型、抢救监护型、负压型、移动ICU型、5G越野涉水救护车等31台特种车,药品器械要按目录足额储备,涵盖急救药品、防护用品、诊断试剂等,做到定期更新、轮换补充、数量充足、性能完好,触手可及。

  三、应急体系筑牢底线,实现快速响应。一是强化风险预判与预案准备。基于极限思维,针对开幕式可能发生的汽车冲撞、踩踏事件、输入性传染性疾病、气体爆炸、航空救援等16类极端场景举办大型应急综合演练,编制专项应急处置手册,确保应急处置有章可循。二是健全快速响应机制。建立“三级响应”模式,调动场外救援队、城市120力量及多部门协同处置。响应指令通过信息系统、对讲机、应急电话多渠道同步下达,确保响应时间不超过3分钟。三是实现了场内5级救援体系、场外6大圈层的资源调度、城市侧全市值守支援的应急处置措施,重点覆盖重症急救、创伤救援、急性传染病防控、心理危机干预等领域,确保在任何紧急事件的情况下,均可以随时调动302台救护车支援的应急处突机制。四是开辟了绿色通道,确定17家开幕式定点后送医院,针对心脑血管、创伤、重症医学等重点领域预留专家组与手术室,明确转诊流程、接诊标准与救治责任。通过“上车即入院”的机制,实现“患者从医疗点出发到医院收治”的全流程无缝衔接,平均转诊时间较常规缩短40%以上。

  四、疾病体系精准防控,实现疫情预防为主。一是推进城市侧动态清零,重点做好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城市侧卫生防疫工作。市、区均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市领导常态化现场督导;实施红黄牌摘牌和疫点攻坚,全市各区每周开展2次以上爱卫统一行动,全面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和孳生地清理。出动21人次对奥体贵宾区开展病媒生物防制指导、成蚊杀灭和孳生地清理,累计消杀面积15万平方米,确保蚊媒密度始终处于零风险。二是强化多维监测,加强与省奥体中心与天河体育中心沟通对接,指导做好场馆空气、水的卫生安全与控烟等工作措施。对场馆制定蚊媒监测日历,实现每日监测、当日整改,落实风险评估报告12份。在省奥体中心安装10台空气质量监测仪、6台成蚊精灵与1台水质监测仪,动态监测核心指标,出动360人次开展场馆及周边监测病媒生物监测80次,与开幕式定点保障医院、场馆医疗点建立实时联动机制,对涉赛人员及工作人员开展每日健康监测,并布置呼吸道、肠道、蚊媒快检试剂1000份到各医疗点,确保异常症状第一时间预警。三是强化物资保障,提前运输10大类18小类3000余种物资到场馆内,更调动中心“移动P2检测车”和“疾盾巡检车”运至场馆红区内,做好全程处于应急待命状态,构建 “即时采样-快速检测-结果反馈”的现场应急检测闭环。

  五、卫生监督全程护航,实现保障落地见效。9-10月,重点安排人员对省奥体中心室内空气、二次供水、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传染病防控等公共卫生落实情况进行现场监督,针对前期监测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监督意见,指导场馆方(建设方)在投入使用前对监测不合格的场所、指标项进行整改。进入11月每天实现全域巡查,组建专项保障团队,选派业务骨干25人次参加5次综合演练,6名精锐骨干全程参与开幕式,执行卫生保障任务,对奥体中心贵宾室、医疗室、新闻发布厅、水泵房及空调机房等关键区域,开展多轮现场监督与监测,监控其室内空气与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确保各项指标符合标准,为开幕式顺利圆满举行提供了持续、稳定的公共卫生保障。现场卫生情况总体良好,监测指标无异常。

  六、工作亮点

  (一)扛牢历史重任,做到思想认识统一。医疗卫生保障团队主任多次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领会国家、省、市与开幕式指挥部工作部署与各类会议精神,团队执行主任每周均传达强调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与统筹,进一步强化整治担当,锚定国家要求,紧扣“拼经济、保安全,办全运、提品质”工作主线,将办好两个开幕式与赛事作为重要政治责任和光荣使命扛在肩上,坚决摒弃“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再加压、再提速、再落实,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把底线思维贯穿始终,用专业能力筑牢健康安全屏障,确保赛事“简洁、安全、精彩”举办。各医院分管领导全程督办、全程参与,将该思想认识各医院的主要领导必须亲自部署,分管副院长必须全程驻场抓落实,确保从管理层到执行层的认识与执行无偏差、无延迟、无死角,做到思想认识闭环。

  (二)加密实战演练,做到标准流程统一。一是自9月1日起,我团队就进驻奥体中心进行彩排医疗卫生保障工作,通过长达70余天的集训、实战、模拟等方式,积累了大量的医疗救治经验。二是5次综合演练120多次医疗站点演练中,我们1800余名医护人员,先后从指挥、调度、急救、转运、后送等流程进行全方位的演练考核,重点围绕“进场阶段、观演阶段、散场阶段”3个阶段出现心脏骤停、晕厥、摔伤、踩踏等突发事件,逐项认真细致落实伤情发现、处置、转运、后送等全流程应急演练。每个医院的分管副院长全程督战、专家全程参与,操作全程仿真,让每一个环节都不可缺失,更经得起检验与推敲,做到应急演练无差别对待,确保各项措施闭环实施,实现应急处置“规范、快速、高效”的目标。

  (三)及时复盘检视,做到立行立改统一。针对每一次综合应急演练,团队执行主任均在演练结束时,带领团队立即组织“零点会议”,对当天所有演练进行复盘总结,仔细查摆问题,群策群力,针对问题逐一提建议,以清单式列出内外问题62项,通过专项督办、专人跟进、专场协调等方式,实现所有问题逐一销号整改,确保了应急指挥、医疗救治、协同处突等方面逐渐趋于完善。

  (四)实行底线思维,做到“双轨制”统一。结合开幕式当天医疗资源的使用情况,充分考虑恐怖袭击、批量伤员救治等极端场景,修订完善应急预案,重点明确全市批量医院与救护车紧急调度流程、航空急救联动机制和多部门协同处置规范。一是科学构建五级急救保障体系。场馆内设40个“2+3”网格急救组,10家三甲医院设立23个医疗站点,馆外部署6支专业救援队和15个应急救护车组,建立覆盖全域的网格初筛、站点处置、场内增援、车组支援和城市联动五级急救保障体系。二是城市侧应急队伍备勤值守。各120指挥中心共安排50名指挥调度人员、31名各类保障人员在岗值班,全市80家定点医院360个车组、共2658名人员应急值守,确保各项卫生应急工作随时启动。三是规划并配置急救资源。构建了开幕式医疗卫生保障6个层级的急救圈,以省奥体中心为中心,制定了21台救护车保障“5分钟急救圈”,36台救护车支撑“10分钟急救圈”,以及15、20、30、45分钟等圈层,最终联动全市302台救护车形成“1小时内急救圈”,实现从核心场馆到城市全域的应急救援响应高效衔接、全面覆盖,该保障方式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的一致肯定与高度赞许。

  (五)筑牢兴奋剂防线,做到坚守红线统一。建立医疗机构药源性兴奋剂事件“市级-区级-定点医院及医疗站点”三级责任体系。对在奥体中心参与保障的医护人员均进行严格的药源性兴奋剂培训并考核合格,全部熟悉药源性兴奋剂防范要求、药物使用流程等。所有医疗站点均张贴醒目的接诊告知,温馨提示运动员就诊时主动告知身份,确保开幕式个点位医疗卫生保障各环节用药安全可控,坚决做到医疗机构药源性兴奋剂事件“零发生”“零容忍”。

  (六)运用新技术设备,做到动态监测统一。结合奥体中心举办开幕式情况,经前期勘察及多方协调,8月在奥体中心安装并运行10台空气质量监测仪和1台水质监测仪,实现了场内空气指标(温度、湿度、CO2、CO、PM2.5、PM10等)和水质指标(游离氯、浊度、pH等)的动态监测。空气指标和水质指标监测数据均纳入广州传染病监测系统,在“广州健康通——社区通”模块展示,实现掌上可视化24小时动态监测。对出现不合格卫生指标情况,特别是赛事或开幕式期间,第一时间介入调查处理。

  十五运会开幕式医疗卫生保障各项保障工作已圆满结束,但这是十五运会的起点,接下来市卫生健康委将瞄准赛事侧与残特奥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持续发扬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持之以恒,认真复盘,及时吸取经验教训,提炼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广州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与方法,以最优精神面貌、最强专业能力筑牢医疗保障防线,全力以赴为后续赛事与残特奥各项活动的顺利举行提供医疗卫生保驾护航!


原文链接:http://wjw.gz.gov.cn/xxgk/zfxxgkml/zfxxgkml/gzdt/content/post_1055192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食品安全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健康食品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宝珍品中医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健康食品在线网 jksp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21927号-88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326133605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

北京宝珍品中医医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