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健康食品在线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消费监督 > 健康享晚年丨初戴活动假牙,注意这些事

健康享晚年丨初戴活动假牙,注意这些事

发布时间:2023-02-09作者:佚名 来源: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戴活动假牙,并非一劳永逸

  目前,种植、固定修复是牙列缺损的主要修复手段,但对于同时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口腔条件差的老年患者来说,取戴方便的活动义齿(活动假牙)仍是必要的选择。然而,戴活动假牙并非一劳永逸,患者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来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将活动假牙戴入后,患者假牙覆盖区域内的口腔自洁功能降低,可导致更多的菌斑附着,进而增加牙体邻面、根面龋损,牙周情况恶化及口腔黏膜真菌感染的风险。造成这些危害的原因包括:摘戴活动假牙的方式不当、缺乏合适的口腔清洁设备、患者缺乏口腔保健知识等。为此,我们梳理了一些临床中的常见问题,希望能给患者提供一些帮助。

  初戴假牙需要注意什么

  初戴活动假牙的两天内,不要使用假牙咀嚼食物,避免假牙对尚未适应的黏膜造成损伤。如果第一次戴假牙后,患者没有异常感觉,那么前两天睡觉时可不必摘下,以加快口腔的适应,但饭后、睡前要做好口腔和假牙的清洁。待口腔组织适应假牙后,患者可以进食质地较软的食物,并感受假牙在咀嚼食物时是否存在不稳定或不适感,为复诊调改做好记录。

  初戴活动假牙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咬颊、咬舌及发音不清的情况,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患者可以通过大声朗读和进食时轻咬慢咽,使口腔组织逐渐适应假牙。患者应坚持戴活动假牙、逐步适应,尽量避免在咀嚼过程中损伤口腔组织,使假牙功能最大化。

  初戴活动假牙的前几周,患者的唾液分泌可能会明显增多,这是正常的生理性保护反应,此时口腔正在适应假牙,随着戴用时间的延长,此类症状可逐渐消失。

  刚开始摘戴活动假牙时,患者应耐心练习,找到规律,不可强行摘戴。患者在摘戴有金属卡环的假牙时,应避免对口内剩余牙齿施加过大压力。摘取假牙时,最好推拉基托边缘,切勿用力拉卡环,以免使之发生变形;戴假牙时,应用手放稳后再咬,千万不可用牙把假牙咬就位,以免损坏假牙。

  口腔组织重度萎缩、感觉活动假牙带不稳,以及手指不灵活的患者,在戴假牙时可以使用义齿稳固剂,以帮助戴稳假牙,并缓解初戴时的局部疼痛。患者可以将义齿稳固剂薄薄地涂于假牙基托上,将假牙戴入后轻轻施加咬合力;在摘假牙时,可以先用温水漱口,活动口唇,让假牙与黏膜之间有少许空隙,然后用双手取下,并将假牙表面残留的稳固剂洗净,避免影响下一次配戴。如果总是摘戴不成功,可以在就诊时请医生详细地进行指导。

  另外,患者应坚持每天戴用活动假牙,可根据自己的习惯每间隔数小时摘戴一次,待口腔适应后,就不要戴假牙入睡了,以免发生误吸、误咽。

  

  出现以下情况需及时复诊

  患者将活动假牙戴入后,在轻轻咬合时有黏膜压痛,甚至出现黏膜溃疡,应及时复诊调改。如不能及时复诊,可暂时不戴,将假牙放于冷水中。但在复诊前数小时必须戴上假牙,以便医生能准确找出压痛点,便于调改。

  如果活动假牙在戴用中出现明显松动,或是患者感觉假牙变形,患者需及时复诊,以免造成口腔组织的损伤和感染。

  如果患者数日没有戴活动假牙,可能会出现因口腔内组织变化而导致假牙无法戴入的情况,此时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切勿强行戴入或自行磨改,以免造成口腔组织损伤。

  如果活动假牙发生损坏或折断,请将折断部分一起带到口腔医疗机构,由医生评估损坏程度,以便进行修理或重新制作。切勿戴用损坏的假牙,以防断裂的假牙损伤口腔组织。

  戴用活动假牙后,患者需每半年至一年复查一次,以便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易患龋齿者、牙周病患者及有黏膜疾病的患者,检查频率应更高,以维护口腔健康。


  


原文链接:http://wjw.shanxi.gov.cn/zfxxgk/fdzdgknr/jkzx/202302/t20230208_794319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食品安全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健康食品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宝珍品中医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健康食品在线网 jksp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21927号-88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326133605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

北京宝珍品中医医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