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健康食品在线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消费监督 > 舌头透露健康秘密

舌头透露健康秘密

发布时间:2023-02-09作者:佚名 来源: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在进行中医诊疗时,中医师常常会看患者的舌头,再综合其他方面的诊察情况,判断患者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小小的舌头竟然藏着很多健康秘密。

  中医学家曹炳章在《辨舌指南》中指出:“辨舌质可辨脏腑的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一般在进行舌诊时,中医师会将观察舌质、舌苔与辨证结合,综合分析,全面衡量,参考其他证候,做出正确的判断。

  

  “舌是脏腑的外候”

  中医舌诊约有3000年的历史。明末及清代中叶,在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中医大家的继承和完善下,舌诊有了更大的发展,成为中医诊断疾病的“利器”之一。

  为什么通过望舌可以诊病呢?中医认为,脏腑通过经络与舌相连,无论生理状态还是病理状态,都能反映于舌。在病情变化过程中,机体阴阳的盛衰、津液的存亡、气血的调和与否,均可在舌上得到体现。观察舌的变化,即可知脏腑盛衰(内脏器官病变)、病邪凶吉进退(疾病严重程度),故有“舌是脏腑的外候”的说法。因此,舌诊也就成为历代医家高度重视的诊病手段。

  正常舌象什么样

  舌诊主要是观察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的变化。

  舌质,又称舌体,是指舌的肌肉脉络组织。

  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由胃气所生。

  正常舌象的主要特征为舌体柔软灵活,舌色淡红明润,舌苔薄白均匀,苔质干湿适中,简称“淡红舌,薄白苔”,也被人形象地称作“桃花舌”。舌象正常说明胃气旺盛,气血津液充盈,脏腑功能正常。

  舌象异常要当心

  舌色、舌形、舌态、舌下络脉以及舌苔的异常,均可反映不同的身体问题。

  1.舌色

  舌头的颜色就像身体的“温度表”。如果舌的颜色浅淡,说明身体的热量不足,往往是阳虚的表现。如果舌的颜色过红,则多为实热或阴虚的表现。

  2.舌形

  舌形胖大,多由水湿内停、痰湿热毒上泛所致,是脾胃运化功能较差的表现。舌体瘦小而薄,则是气血两虚或阴虚的表现。

  3.舌态

  舌态指舌体的动态。舌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伸缩回旋,称为萎软舌,是气血不足的表现。舌失柔和,屈伸不利,或不能转动,板硬强直,称为强硬舌,多见于热入心包、高热伤津或风痰阻络者。舌体震颤抖动,不能自主,称为震颤舌,为肝风内动的征象。

  4.舌下络脉

  舌下络脉粗胀,或呈青紫、绛紫、紫黑色,或舌下细小络脉呈暗红色、紫色网络等,皆为血瘀的征象。

  5.舌苔

  舌苔的厚薄可反映邪气的深浅。舌苔由薄转厚,提示邪气渐盛,或表邪入里,为病情发展的征象。舌苔干燥,扪之无津,甚至舌苔干裂,提示体内津液已伤。舌面油腻,似有一层薄蜡,称为腻苔。腻苔多由湿浊内蕴,阳气被遏,湿浊痰饮停聚舌面所致。

  望舌要注意两点

  第一,要掌握好时间。刚吃过或喝过东西,存在染苔的现象,会影响医生观察舌苔本来的质地和状态。比如:刚喝过黑芝麻糊,舌头呈黑色;刚吃过辣的东西,舌头会变红;吃了桔子,舌头会发黄等。早上刚起来适合观察舌苔,也可在进食至少半小时后再看,可多观察几次。

  第二,注意周围环境的光线情况。望舌时,应面向光亮处,使光线直射口内,不要在有色的窗下进行望诊。夜间望舌时,应在强光下进行,否则不易分辨舌的颜色。学会如何望舌后,可以经常给自己和家人看一看,以便大致了解身体状况。


  


原文链接:http://wjw.shanxi.gov.cn/zfxxgk/fdzdgknr/jkzx/202302/t20230206_793094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食品安全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健康食品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宝珍品中医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健康食品在线网 jksp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21927号-88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326133605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

北京宝珍品中医医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