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健康食品在线网!

当前所在:首页 > 五谷杂粮 > 福州市开展基层慢性病一体化门诊建设

福州市开展基层慢性病一体化门诊建设

发布时间:2024-06-03作者:佚名 来源: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在义洲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市民在慢性病一体化门诊咨询。石美祥摄

  这几天,家住福州台江的陆依伯的心情比以往都轻松许多,只因困扰他多年的慢性病在家门口的义洲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了最优解。“看病、检查、开药、建档、随访等环节一站式完成,不用再楼上楼下来回跑,而且这里只针对我们慢性病患者,我们享受的是VIP服务,太好了!”说起心情愉悦的原因,陆依伯竖起了大拇指。

  一旦患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就需长期甚至终身门诊治疗。陆依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近30年,常年奔波于各大医院的各科室。而如今让他竖起大拇指的,是义洲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最近新开的慢性病一体化门诊。

  昨日,记者跟随陆依伯走进义洲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三楼,“慢性病一体化门诊”标牌映入眼帘,200平方米的空间内,诊前服务区、诊中服务区(全科诊室)、检查区、诊后管理等功能区域划分清晰。

  在诊前服务区,陆依伯顺利签约家庭医生团队,并在护士的指导下完成血压、血糖等基础性检查和健康指标监测;进入诊中服务区,家庭医生为他进行详细诊治,经诊断,发现陆依伯的糖尿病治疗方案不理想,口服用药种类多,血糖波动大,且有低血糖病史,血糖控制不达标。医生评估后,建议他进行胰岛素注射治疗。

  “注意食物多样化和饮食均衡,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高热量、高油脂食物的摄入,可以吃红薯、玉米这类升糖慢一点的食物……”看诊中,家庭医生还对陆依伯进行个性化饮食指导。最终,医生根据他的情况,调整了降血脂用药,并建议其调整饮食结构、适当运动、进行胰岛素治疗,并约定了下次复诊的时间。

  “家门口就能一次性快速解决多种就医需求,这里解决不了的还能直接转到市一总院、省人民医院等大医院,就诊现场还有家庭医生团队进行健康指导,让我们对慢性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当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陆依伯说。体验完慢性病一体化门诊提供的服务,他直言:“快!真快!”

  慢性病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特别是血压、血糖的控制,不仅要日常监测,还要及时采取药物调整等干预手段。如何让慢性病患者就医诊治越来越便捷,且深入人心,真正实现医防深度融合?福州靠前谋划,今年初,市卫健委、市财政局印发《福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一体化门诊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在全省率先创新医防协同与全民健康管理机制,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为重点,探索建立整合型一体化健康服务模式,首批在25家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试点。

  义洲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我市首批慢性病一体化门诊试点建设单位之一,中心主任张娟惠直言,原先治疗慢性病需要辗转多个科室,健康管理和诊疗分开,耗时费力。慢性病一体化门诊启用后,医患互动密切,慢病患者不仅少走路,更有个性化的干预方案,提高综合治疗成效。“门诊启用这几天,慢病患者复诊的积极性很高,我们的慢病一体化门诊除高血压、糖尿病外,还将呼吸慢病也纳入一体化管理,为更多患者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她说。

  “通过开展基层慢性病一体化门诊建设,全面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全周期健康管理,建立‘两慢病’分级分类分标闭环管理模式,推进医防深度融合,更好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市卫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还在强化慢性病一体化门诊的信息化支撑,完善建设慢性病分级分类分标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我们也鼓励基层慢性病一体化门诊积极开展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应用,为慢性病患者特别是老年人配备血压、血糖监测,眼底筛查等可穿戴设备,通过一体化门诊建设以及分类分级分标管理、人群动态调整等方式,提高慢性病管理服务水平。”(林文婧)


原文链接:http://wjw.fujian.gov.cn/xxgk/gzdt/bmdt/202405/t20240530_6457054.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食品安全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健康食品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宝珍品中医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健康食品在线网 jksp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21927号-88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326133605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

北京宝珍品中医医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