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心再次完成两例高难度心脏机器人微创手术
发布时间:2024-06-03作者:佚名 来源: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5月20日、22日,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简称厦心)再创全球之先,使用国产自主研发的心脏手术机器人系统搭载进口器械,成功为两名高危复杂患者微创修复受损瓣膜。
据介绍,此次完成的两例手术患者均为高龄,病情危重复杂,其中85岁的黄阿婆身高160厘米,体重仅37公斤,长期受二尖瓣重度反流困扰,辗转多地求医,生命垂危。术中,厦心王焱教授坐在手术室外操作摇杆控制台,控制着机器人在手术室内忙碌,仅29分钟,就在患者跳动的心脏上微创修复了受损的二尖瓣。第二天,黄阿婆便能下地行走,现已顺利出院。王焱教授介绍,此次手术的两名患者,一位是功能性二尖瓣反流,另一位是退行性二尖瓣反流,两种疾病发病机理不同,患者的二尖瓣解剖特点也不同。
据悉,这套心脏手术机器人为厦心和国内创新医疗器械企业历时一年多共同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2023年底在厦心完成全球首次运用,当时搭载的是国产器械。此次机器人系统搭载的则是目前全球唯一拿到欧洲CE认证和美国FDA双认证、且使用数量最多的二尖瓣钳夹系统(MitraClip G4)。手术的成功开展反映出心脏机器人有很强的器械适配性,有很大拓展空间,对进一步拓宽系统的适用人群,造福更多患者意义重大。
两场手术还同步向远在欧洲的国际著名心脏专家莫里奇奥·塔拉玛索等进行线上直播,机器人系统的创新性、稳定性、灵活性和安全性受到国际专家高度肯定。莫里奇奥赞叹道:“即使是这么具有挑战性的疑难复杂心脏微创手术,机器人同样表现出完美的相容性和稳定性。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机器人在临床手术、远程医疗和专业医生的培训上将大有所为。”
随着人口老龄化,心脏瓣膜病发病率快速攀升,估算我国现有患者2500万名。作为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和委省共建国家心血管疾病区域医疗中心,厦心在全国率先开展经导管微创瓣膜介入手术,牵头和参与了多项全国多中心创新瓣膜介入器械的临床试验,并完成多个全国、全球首例人体植入,其中在二尖瓣、三尖瓣介入领域手术量全国领先,推动了机器人辅助治疗在该领域的突破发展。(楚燕高树灼 刘云芳)
原文链接:http://wjw.fujian.gov.cn/xxgk/gzdt/bmdt/202405/t20240530_6457046.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1-07“复粒稻遗传奥秘破译”入...
- 2025-01-07省药监局组织召开药品监管...
- 2025-01-06省药监局核查中心召开党员...
- 2025-01-03国家医疗保障局举行宪法宣...
- 2025-01-02国家药监局召开年轻干部教...
- 2024-12-31市卫生健康委召开2024...
- 2024-12-30植物奶食用与营养品质评价...
- 2024-12-302024李时珍中医药大会...
- 2024-12-25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