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团队突破微生物平板标本保真技术,让课堂"看见"微观世界的模样
时间:2025-09-16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食品网
当博物馆里的生物标本因技术限制无法走进山区课堂,一群科研工作者用创新打破壁垒。
近日,由四川省微生物学会理事长、四川大学孙群教授和四川省微生物学会会员周智威博士领导的四川大学微生物艺术平板团队,发布新型微生物平板标本长效保真技术,通过低盐抗结晶培养基与紫外线双波段固化工艺,使平板标本色差控制达国际标准ΔE<1.0,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也能目睹鲜活清晰的微生物世界。

【技术突破】
在实验室演示视频中,研究员对比展示了两组标本:传统泛白标本如同"雾里看花",而新技术处理的标本则呈现透亮质感。
团队首创三重技术路径:
1.配方革新:以磷酸盐替代氯化钠,破解盐结晶导致的标本模糊难题
2.双波段UV固化:265nm紫外线杀菌与395nm波段同步固化胶体
3.分子防黄变:BTA分子形成保护层延缓标本老化
三维动画显示,经技术处理的菌落可精准绘制"川"字图案,动态数据验证其色彩保真度超传统方法90%。

【教育实践】
在四川大学博物馆、成都七中生物多样性博物馆,新技术已初显成效。学生们围聚在展柜前,通过清晰持久的微生物平板观察菌落形态,有从三星堆古象牙上分离的霉菌菌株,由从南海海马冷泉分离的嗜压细菌,以及从四川玉米地里分离的植物病原菌等。
指导导师孙教授指出:"每份标本都是穿越时空的使者,我们以敬畏之心突破技术瓶颈,让古老物种在时光中'定格',微观生命在方寸间'绽放'。"团队计划向阿坝、凉山等乡村学校捐赠标本教学包。

【公益愿景】
"这项发表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的研究只是起点",团队在视频结尾手持平板标本板致敬。一场跨越数百公里教育鸿沟的行动正式启动——这些会"说话"的标本板将翻越群山,成为山区课堂里"没有围墙的自然博物馆"。
最新信息
- 2025-09-16加速构建中国碳足迹管理体...
- 2025-09-16党建动态:四川省微生物学...
- 2025-09-16川大团队突破微生物平板标...
- 2025-09-16中国盛唐·国宾酒庄斩获2...
- 2025-09-16酒文化研究专家沈重武先生...
- 2025-09-16华致酒行获“酒类零售连锁...
- 2025-09-16第四届丘山论酒大会值得关...
- 2025-09-16独家观点:以“拓扑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