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补贴直达家庭是一项多方共赢之策
时间:2025-09-16 作者:佚名 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面向所有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发放育儿补贴,是新形势下我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创新性改革举措。通过直达家庭的普惠性现金补贴,可以直接增加育儿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提高育儿家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育儿补贴政策的实施,可有效减轻家庭育儿负担,有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年轻人对生育的担忧;还会提高育儿家庭的消费能力,带动经济增长和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是一项增进家庭福利、裨益社会福祉、实现多方共赢的政策选择。
减轻家庭育儿负担一直是我国民生政策的重心之一。望子成龙是我国广大家长的普遍期望,一方面反映了中国人寄望子女能够成为有用之才、造福社会的良好传统,另一方面,也导致家庭育儿成本相对较高。我们调查发现,多数育儿家庭反映养育子女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从生育、养育、教育等多方面入手,减轻家庭育儿负担。如将子女教育、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支出列入个人所得税优惠范围,持续推进教育“双减”政策、缓解家庭教育焦虑,发展普惠托育服务、解决育儿家庭照料难题等,都受到育儿家庭的广泛欢迎。
发放育儿补贴是以增收促减负的改革新举措。目前我国对育儿家庭的经济支持,更多的是从减负入手。发放育儿补贴,则是将政策重点放在直接增加育儿家庭可支配收入。这一政策不仅提高了家庭的消费能力,同时也给予了家庭更大的消费自主权,可以把钱花到最需要的地方。我们调查发现,我国家庭育儿支出的方向较为分散,如有的家庭希望增加儿童食品支出,有的家庭希望增加托育服务支出,有的家庭在子女教育、住房支出等方面的需求更为迫切。现金补贴可以让每个家庭根据自身需求进行消费,更好地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
发放育儿补贴有助于提高我国人口的生育意愿。低生育率是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这也是我国不断完善生育支持政策的重要原因。发放育儿补贴是居民期待较高和普遍欢迎的生育支持政策。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实践经验表明,生育支持的单一政策效果往往是有限的,需要综合实施多种支持政策,其中发放现金补贴是各类政策组合中不可或缺的措施。可以说,全面发放育儿补贴,补上了我国生育支持政策体系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发放育儿补贴还会带来扩大消费和拉动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育儿家庭是消费倾向最高的群体之一,发放的育儿补贴90%以上会直接花到孩子身上,这也意味着每年会增加千亿元左右的消费支出。儿童消费又具有较长的产业链条,将直接激发托育服务、家政、母婴用品、医疗保健等产业发展,间接带动家庭住房改善、亲子文旅等延伸产业发展,预期会进一步带动数千亿的经济增长,同时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有望形成“需求牵引投资、投资带动就业”的良性循环。
发放育儿补贴利国利民,但要真正达到预期目标,政策落地是关键。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相关主体的责任,提高基层执行能力,把政策福利及时、高效地送到每个育儿家庭。同时,还要加强跟踪评估,及时发现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群众诉求不断完善政策内容,让育儿补贴政策真正做到政府尽心、社会获益、群众满意。
(作者系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所研究员)
原文链接:http://wsjkw.nx.gov.cn/xwzx_279/gzdt_46361/202507/t20250731_497724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9-16加速构建中国碳足迹管理体...
- 2025-09-16党建动态:四川省微生物学...
- 2025-09-16川大团队突破微生物平板标...
- 2025-09-16中国盛唐·国宾酒庄斩获2...
- 2025-09-16酒文化研究专家沈重武先生...
- 2025-09-16华致酒行获“酒类零售连锁...
- 2025-09-16第四届丘山论酒大会值得关...
- 2025-09-16独家观点:以“拓扑智慧”...